近年來,紅木家具價格年年走紅,為追求更大的利潤空間,一些商家在紅木家具的材料、結構上做起了手腳,導致大量劣質家具進入市場,讓不少消費者對紅木家具望而生畏。王先生是一位資深的紅木愛好者,他告訴記者,“玩紅木”已經(jīng)十幾年了,但也不敢保證 自己不會被“打眼”,假如朋友托自己幫忙選紅木家具,他也十分謹慎,因為紅木行業(yè)的“水太深了”,稍不留神就輕易被“忽悠”。業(yè)內人士指出,偽劣的紅木家 具不但投資價值大打折扣,其使用壽命也大大縮短。
用料:假料、摻料仍常見
紅木家具價格高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珍貴的材料決定的。紫檀、黃花梨、紅酸枝等人們熟知的紅木原材料,近幾年來價格一路攀升,一些紅木商家為降低成本,就在原材料上打擦邊球。
最常見的就是用顏色、花紋近似的材料來冒充真正的紅木。一些商家為降低風險,不會完全使用假材料,而是將假料摻進真料當中,讓人“真假難辨”。以紫檀為例, 現(xiàn)在市面上真正的紫檀木已經(jīng)非常稀少,來自科特迪瓦的“科檀”在顏色與花紋上與紫檀接近,因此被一些商家摻進紫檀木當中,制成終極價格昂貴的紫檀家具。
紅酸枝近年來成為紅木市場的“新寵”,而它的摻料現(xiàn)象也非常嚴重。據(jù)透露,東南亞的“花枝”、巴拿馬和墨西哥的“微凹黃檀”在材質密度、紋理以及油性上與紅酸枝接近,被大量摻進真正的紅酸枝原材料中。
品相:“膠磨”家具難辨別
與 材質可識別不同的是,工藝上的造假幾乎讓消費者無從辨認。專家表示,工藝上的造假欺騙性更大。據(jù)透露,膠磨就屬于更具隱蔽性的造假方式之一,膠磨家具不打 蠟、不上漆,與“白茬”家具幾乎相同,現(xiàn)在很多消費者為了檢驗材質的真假,往往會要求商家不在家具表面進行任何處理,驗貨后再打蠟或者上漆,但是有了膠磨 的手法,“白茬”家具也不保險了。
使用膠磨的方法是為了掩蓋使用白皮、拼補料以及烘干不到位。而整個膠磨的過程非常簡單,就是在打磨的時候涂上膠水,然后用力拋光,反復操縱兩三次讓膠水滲透進家具,為了掩蓋白皮或拼補料,在膠磨之前還會涂加顏色。
經(jīng) 過膠磨處理的家具在品相上幾乎可以以假亂真,一些紅木家具甚至還具有“包漿”的光澤。實際上,膠磨對家具的損害性極大,由于膠水含有大量的甲醛和苯,幾年 內都無法揮發(fā),對人體極為有害。膠水將家具的毛孔堵死后,讓家具內的水分無法揮發(fā),時間一長,家具的穩(wěn)定性會大受影響并且無法修復。同時,毛孔被堵死的紅 木家具無法產(chǎn)生包漿。
結構:榫卯結構偷工減料
榫卯結構讓紅木家具不用一釘一鉚就能牢固地結合起來,但是現(xiàn)在一些商家為了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在榫卯結構上偷工減料,甚至用膠水、鐵釘進行連接,一旦家具出現(xiàn)問題根本無法修復,讓高價購買的紅木家具成為一堆廢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在結構制作上偷工減料至少可以降低一半的原料和時間成本。例如用鉚釘代替榫卯連接,抱肩榫、插肩榫沒有“肩兒”,原本 需要四五毫米厚的支撐框架只有兩毫米。這些偷工減料的方法將會直接影響家具的使用壽命,這種家具更不具備人們想要的投資價值。最令人擔憂的是,由于“深 埋”在家具內部,結構上的問題消費者根本無法看到,而商家也不會拆榫讓消費者檢查,即使了解榫卯結構的各種相關知識,也很難認清商家是否在這方面造假。
- “黑科技”亮相第三屆軟件創(chuàng)新發(fā)展大會 AI+VR駕駛模擬器引關注
- 哈啰Robotaxi破局之戰(zhàn):30億大手筆能否打破行業(yè)僵局?
- 小猿AI智慧教育引領行業(yè)新潮流,下載量飆升榜首,重塑學習新體驗
- 穩(wěn)定幣風波再起,京東嚴正聲明:堅決維護市場秩序
- 知乎直答升級:解鎖訂閱與內容分享,探索知識新玩法!
- 百望股份攜手沐曦集成電路,共創(chuàng)智能芯片新紀元
- 螞蟻科技開放香港四大核心技術:助力香港區(qū)塊鏈與人工智能發(fā)展,打造未來科技新生態(tài)
- 福特CEO反思中國電動汽車崛起:中國速度引發(fā)深思,電動汽車發(fā)展如何令人自慚形穢
- 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落地新加坡:打破自動駕駛落地之困?
- 蘋果將推廉價版MacBook:破繭之作,A18 Pro芯片領銜,輕薄與性能并存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