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電商:漸成雞肋之勢

銀行也有不好做的生意。

今年8月6日,興業(yè)銀行突然在其信用卡網站上發(fā)布了一則公告,稱因業(yè)務調整,銀行將于今年8月31日正式關閉興業(yè)信用卡網上分期商城,對于已訂購商品但尚未收到的客戶,則正常處理。

目標客戶明確、支付便利,銀行做網上商城看上去是件水到渠成的事,但現在看來,事實卻并非如此。

銀行網上商城購物體驗:偶爾給力

銀行的信用卡網上商城主打的是可以利用信用卡分期購買商品。商品種類除了電子產品、家用電器外,還有首飾、奢侈品等。

一位曾在招商銀行網上商城購買過東西的招行持卡人劉先生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采訪時表示,自己曾通過招行的網上商城購買過一款蘋果產品。由于招行與蘋果進行了合作,在上面購買蘋果的東西不僅可以分期付款,還可以不用支付利息。

記者登陸招行的網上商城發(fā)現,這是招行和蘋果的促銷活動,截至8月底。通過招行網上商城和蘋果在線商店兩種途徑購買產品達到300元以上即可申請3至18期免息分期付款服務。目前招行自己網站上的iPhone 5已售罄。

劉先生購買的蘋果產品總計1萬多元。同樣的產品,京東也有3家銀行支持分期付款,但是需要支付分期手續(xù)費,最低手續(xù)費為2%。其中也包括招行,但只提供選擇招行3期分期付款減免1期手續(xù)費的優(yōu)惠。

不過,像這樣能減輕消費者一次性付款壓力又在費用上十分劃算的活動只是少數,銀行電商在消費者心中越來越有成為雞肋之勢。

一位建設銀行信用卡用戶的持有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卻表示,自己曾經在建行的龍卡商城上逛過,用信用卡積分在商城里兌換過東西,但是從未購買。“基本不會買那些東西,也不便宜,分期付款又不劃算。”每期銀行賬單寄來的時候都會附上網上商城的信息推薦,但這位持卡人表示自己只核對賬單并不看那些推薦廣告信息。

銀行電商背后的第三方

事實上,由于銀行本身在電商方面的技術不足,不少銀行會邀請第三方加入運營自己的網上商城。

比如建設銀行、華夏銀行的網上商城,背后就是一家名為北京盈天訊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下稱“盈天訊”)在打造。

盈天訊的主要業(yè)務就是為銀行網上商城提供技術層面的支持,為銀行信用卡中心向用戶推出綜合網絡購物平臺和增值服務營銷平臺。通過該平臺,信用卡用戶可以進行積分換禮、一次性購物和分期購物。盈天訊未推出自己的購物商城,主要依托銀行的平臺提供技術支持。

此外,還有一家曾受到過空前關注的公司——億佰購物。億佰購物是北京億佰優(yōu)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的信用卡分期購物平臺,曾與農業(yè)銀行、工商銀行等合作。其主要業(yè)務是通過網絡零售平臺、郵購目錄等,為國內各大銀行開展信用卡分期業(yè)務。

銀行與億佰購物合作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只在支付環(huán)節(jié)合作:銀行提供信用卡分期付款結算方式,并不會合作成立商城;另一種則是銀行一開始沒有自己的網上商城,通過與億佰購物的合作建設商城。下單后用信用卡付款并自動分期,之后銀行將款項打給億佰購物,億佰購物則將產品郵寄給客戶,客戶按照分期的金額每期按時還款給銀行。

億佰購物的經營模式曾被譽為 “最佳商業(yè)模式”,憑借其數據庫營銷和電子商務外包的經營模式,在2011年市場占有率居行業(yè)首位。

然而,由于運營成本過高,以及不少銀行都打算自建網上商城,這樣一家曾經輝煌過的公司在今年6月宣布破產,也連累與其有合作關系的20多家銀行熱線被打爆。讓人不由感慨,無論是銀行電商還是銀行電商背后的第三方,日子都并不好過。

最佳選擇:加深與大型購物平臺合作?

大多數人只聞信用卡網上商城,但從未在上面買過東西,在現在,大多數國內的消費者早已習慣了買車、買房貸款并支付利息,但在其他領域,收費分期付款的方式始終沒有深入人心。一些有心在信用卡網上商城買東西的顧客也因為分期手續(xù)費高而望而卻步。

一位從事軟件工程前端開發(fā)的蘇先生告訴記者,從設計角度看,信用卡網上商城與京東等大型購物平臺網站在設計上基本沒有很大差別。

他認為,銀行信用卡網上商城主要的優(yōu)勢在于網站能直接獲得銀行支付的接口,這是相較于一些小的購物網站所沒有的。銀行擁有廣大的客戶群,這是其優(yōu)勢——只要客戶擁有該行的信用卡就可以購買該商城里的分期付款商品;但也是劣勢——其目標客戶群就主要限定在本行的信用卡使用者上了。

一位從事網絡科技運營方面的劉先生則表示,信用卡網上商城主要做的是代銷,只是付款方式上與京東、淘寶不一樣,例如招行的只能選招行支付,對用戶來講,好處是有時可以享受一定特別優(yōu)惠,如免分期手續(xù)費等。“對銀行來講,好處是不需要庫存、不需要物流,用戶下單后招行只做賬目的處理,其他都由第三方負責。一旦發(fā)生質量等售后問題,銀行有理由不負任何責任,讓買家與第三方賣家或者是產品的售后自行協調處理。另外,銀行在消費者中的威信相對較高。消費者在網上購物的過程中最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遇上大額訂單,客戶通過銀行網絡購物平臺購物的意愿可能較高。”


但他認為,銀行涉足電商,總體來說還是劣勢大于優(yōu)勢。首先,銀行并不是專業(yè)做電商的,不如京東、淘寶有多年的實戰(zhàn)經驗。其次,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在銀行的網上商城購物總體來說是不合算的。最后,銀行用戶的狹窄,只能是使用該銀行信用卡的用戶才可以使用分期付款。而京東、亞馬遜則沒有這些問題。

也許對銀行來說,最好的方式是加深與有經驗的大型網絡購物平臺合作。“通過一些優(yōu)惠活動,比如適當減少手續(xù)費,吸引用戶刷自己銀行的信用卡,也能達到開展分期業(yè)務的目的,而且銀行也不用花錢來維護自己的網上商城。”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3-08-24
銀行電商:漸成雞肋之勢
銀行也有不好做的生意。今年8月6日,興業(yè)銀行突然在其信用卡網站上發(fā)布了一則公告,稱因業(yè)務調整,銀行將于今年8月31日正式關閉興業(yè)信用卡...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