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05日 05 版)
互聯網的產品設計需要“以用戶為中心”,互聯網的安全保護同樣需要“以用戶為中心”
這兩天,支付寶用戶個性化年度賬單引發(fā)輿論熱議。在生成這個賬單之前,支付寶在不顯眼處默認勾選“我同意《芝麻服務協(xié)議》”選項,既可以“直接向第三方提供相關信息”,也有權“不支持撤銷對第三方的信息查詢授權”。你公開分享截圖,它默默分享數據。事發(fā)后,支付寶反思稱自己“肯定是錯了”,這一不尊重用戶知情權的行為“愚蠢至極”。
信息時代,個人生活史正被大數據這位“史官”精準編纂。然而,精準編纂,也就可以精準掌握。網購的痕跡,總會在第一時間以“同類商品推薦”的鏡像方式出現在各種網頁,當數據如水銀瀉地般在平臺間共享,營銷無比精準,卻也讓生活透明得讓人“細思恐極”。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芝麻服務協(xié)議》并不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
客觀地說,面向萬物互聯的未來,數據的廣泛共享是無法扭轉的歷史趨勢。平臺間互相授權分享消費者信息,實現廣告精準推送,既能“互通有無”降低交易成本,也能“投其所好”提升用戶體驗。然而,便捷不能替代安全。從互聯網電信詐騙,到數據庫被攻擊造成賬號密碼被盜,因信息泄露釀成的危害早已不是“想象的風險”。潘多拉的魔盒打開容易,合上卻太難。退一步說,即使數據分享不可避免,如何分享就成了關鍵。用戶知情與否,有選擇權還是沒選擇權,有著霄壤之別。
這就涉及一個如何保護個人數據權利的問題。盡管事實上,99%的人可能都不會讀完一份用戶協(xié)議,但將選擇權交給用戶,應是互聯網行業(yè)的黃金法則。從國際通行的互聯網規(guī)則看,有“Opt—in”(選擇進入機制)與“Opt—out”(選擇退出機制)兩種機制。對于地理位置、敏感信息的共享,必須經個人點頭同意,運營商方能開啟;對于精準投放的廣告等,只要用戶選擇退出,運營商就不能再出于精準廣告目的收集、使用其個人信息。換句話說,互聯網的產品設計需要“以用戶為中心”,互聯網的安全保護同樣需要“以用戶為中心”,充分尊重用戶的隱私權和選擇權。
更深層次上說,服務協(xié)議是默認打鉤還是用戶打鉤,關系到互聯網企業(yè)能否慎用“數據權力”。10多年來,盡管網絡安全風險一直存在,但是大眾心理依然走出了一條從擔心“電子錢包里的錢會被偷走”到無所顧忌隨手掃碼買買買的折線,這很大程度上源于“互聯網大公司更有操守”的樸素想法。但是,當互聯網公司大到成為手握10億級用戶的“數據王國”,如何保證它們節(jié)制手中的“數據權力”,如何確保企業(yè)“數據權力”不凌駕于個人“數據權利”之上,亟待網絡安全法之外,有更細致的規(guī)則來立界。
互聯網數據規(guī)則,必須跟得上互聯網數字生活。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劍指世界級,所要仰仗的不應僅僅是世界級的用戶市場,更應是世界級的互聯網倫理與規(guī)則。只有當每一個參與主體能發(fā)現用戶更能尊重用戶,能重視網絡紅利更能重視網絡治理,網絡強國建設才有更堅實的根基。
- 百億美元預算僅分到3.25億,馬斯克的SpaceX遭遇最狠一擊
- 啟信寶發(fā)布《全國產業(yè)集群大全》,全景透視超20000個特色產業(yè)集群
- 人民日報對話任正非:國家越開放,會促使我們更加進步
- 五大領域,六大亮點!全國首個新域新質創(chuàng)新大賽落地青島
- 2025新域新質創(chuàng)新大賽新聞通氣會?在青島召開
- 華為ICT大賽2024-2025全球總決賽收官:AI賦能教育轉型,助力ICT人才培養(yǎng)
- 從無線再進化到數據完整性:解碼Qorvo如何定義下一代智能設備
- 發(fā)力5G-A揚帆,山東領航萬兆時代:助推新型工業(yè)化崛起
- 萬智互聯 加速邁向智能世界——華為亮相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 聯想車計算上海車展亮劍:以智算AI,驅動汽車“智慧”加速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