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客觀察(小刀)1月29日,小米高管在網上發(fā)布一段視頻,展示原型折疊屏手機,這款手機引起國外許多媒體的關注。媒體高度贊揚小米設計,聲稱它超越了競爭對手,是目前最漂亮的折疊屏手機,但同時該設計在軟件、磨損和散熱方面可能存在大問題。
折疊屏的前面仍然擺了一堆疑問。消費者真的需要嗎?倫敦Swift Creatives工作室主管、創(chuàng)意總監(jiān)Matthew Cockerill認為,折疊屏可以將更大的手機放進口袋,不過它的問題仍然比答案還要多,它可以刺激創(chuàng)新,品牌、設計師需要挖掘產品的、價值,看看能否為用戶帶來更大價值。
Matthew Cockerill還說,一旦折疊屏變得不再新奇,它能否成為一門可行的技術呢?這是一個真正的挑戰(zhàn)?,F(xiàn)在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高度成熟,折疊屏也許可以帶來一點新意。
還有就是磨損。Royole聲稱FlexPai可以折疊20萬次。有許多企業(yè)展示過折疊屏,說它們可以折疊10萬次甚至更多,所以折疊屏還是很耐用的。最大的問題可能在于生產成本,折疊屏生產良率低,因為是新技術,會有許多缺陷,而且它的尺寸也比普通手機屏幕大。制造與設計公差也是一大障礙,比如彎曲半徑。
下面就來聽聽幾家外國媒體對小米折疊屏手機的評價:
The Verge:小米折疊屏手機就是至今最棒的
小米發(fā)布一段視頻,展示折疊屏手機。小米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總裁林斌發(fā)布的視頻有1分鐘長,它展示了折疊屏手機。手機的兩側可以向后折疊,從平板變成手機。小米折疊屏手機與我們之前看到的折疊屏手機不同,它似乎更加實用一些。
對于折疊屏手機的細節(jié),小米并沒有透露太多信息,不過林斌在視頻中展示的手機只是工程樣品。林斌聲稱小米已經克服一些重要技術問題,比如柔性折疊屏技術、四驅折疊轉軸技術、柔性蓋板技術、以及MIUI適配等問題。從他所說的話來看,小米準備將MIUI軟件裝進折疊屏手機,在視頻中,設備從平板變成手機。
事實上,月初時小米折疊屏手機就已經泄露了,它似乎想與三星、Royole設備抗衡。有消息說華為正準備推出折疊屏設備,聯(lián)想之前也預先展示過折疊屏手機。在今年的MWC上,我們也許會聽到更多與小米折疊屏手機有關的消息。
BBC:設計有趣 軟件與磨損是大問題
CCS Insight分析師Ben Wood認為,小米手機分成三部分,從兩條線折疊,這種設計選擇相當有趣。不過與單線折疊相比,這種設計真有更好嗎?難以判斷,具體如何還要看小米選擇怎樣的用戶界面,界面只有適應手機四分之三的屏幕,才能有更大作用。不過折疊的地方多了,缺點也明顯。時間久了,折疊的地方可能容易出問題。
Ben Wood說:“我們還在圍繞問題尋找解決方案,折疊屏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解決方案之一,不過我仍然相信它正在播種,為下一代智能設備播種。手機體積可能會有點大,這點讓人擔心。盡管如此,對于設備愛好者來說,折疊屏手機的確有吸引力。”
CNET:設計優(yōu)點缺點明顯
所有折疊屏手機都面臨相同挑戰(zhàn),比如折疊次數多了屏幕會不會損壞,App如何從大屏幕過渡到小屏幕。
小米設計有明顯缺陷,它的屏幕從兩個地方折疊,所以有兩個地方容易受損,不是一個。
當我將視頻拿給同事看時,他說:“受損的機率增加1倍。”
當然,是否耐用還需要測試,但是這樣設計也有好處。因為手機的兩側部分向后折疊,你可以使用相同的中間部分,只是在尺寸上可以擴大縮小。
三星折疊屏手機不太一樣,折疊時外面的屏幕有4.5英寸,打開變成7.3英寸。在最佳環(huán)境下,即使App可以無縫從一種屏幕模式切換到另一種,你還是要暫停手上工作,讓設備配置屏幕。
從視頻看,小米手機不算笨重,折疊之后仍然是熟悉的矩形,Royole FlexPai折疊后一端比另一端高不少。只是不知道小米手機折疊后兩部分之間的空隙有多大,照理來說,應該不可能完全平貼在一起。
TechCrunch:設計挺美觀
小米的視頻是經過編輯的,折疊屏幕,視角從前面直接跳到后面,所以我們無法從前面看到折疊的實際動作是怎樣的。折疊之后,后面的兩部分變黑了。
當視頻再次切換到前面時,屏幕有輕微的旋轉,看起來軟件要適應形態(tài)的變化,直到保持穩(wěn)定。
要解決空隙問題,小米的三聯(lián)設計似乎挺好,側面卷起的地方看起來也會更美觀一些。不過有兩處地方折疊可能意味著屏幕損壞的機率也會更高。
消費者會不會真的普遍喜歡上折疊屏手機?還是將它當成新奇好玩的工具?我們現(xiàn)在還不知道。
Mashable:散熱也許是個麻煩
首先,小米的折疊屏手機看起來邊框很窄,所以很有吸引力,不論是平板模式還是手機模式,都蠻有魅力。其次,UI非常快,非常流暢,從平板轉向手機模式只要1秒。最后,從背面看,手機似乎并不笨重,即使折疊也不笨重。
問題仍然很多。折疊之時,屏幕兩側仍然無法保持平坦,有人可能覺得丑,有人可能覺得酷,就看各人的喜好了。希望觸摸不成問題。自拍攝像頭不知道在哪里,邊框那么窄,似乎裝不下攝像頭。轉用手機模式時,散熱可能是個麻煩,幾年前,我曾與開發(fā)雙屏YotaPhone的工程師聊過天,他們告訴我說,最大的設計難題就是散熱。
在博客中,林斌說手機仍是原型機,希望用戶多多評論,由此看來,最終版暫時不會到來。整體來說,就這一階段的產品來說,原型機看起來相當不錯。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