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客觀察6月8日(文/水木)與往年618不同,今年的京東在618期間同時干了兩件大事,一邊如火如荼的搞大力度商品促銷,另一邊在港股有條不紊的推進股權的全球發(fā)售,兩手同時抓、相互“抬轎子”的操作手法,讓京東賺足了眼球和鈔票。
同樣是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已于去年年底11月6日正式登陸港交所,這也是在美中概股回港嘗鮮的第一家,隨后阿里巴巴港股市值一路躥紅,頗受資本青睞。截止當前阿里巴巴港股價格上漲幅度已達20%。
阿里巴巴的“回歸”在當時引起一波不小的熱議,外界對此一致認定,中概股批量回歸潮將就此開啟。時隔半年,網易、京東紛紛啟動二次赴港上市,網易定于6月11日正式在港交所交易,京東也以進入港股掛牌倒計時。
基于香港資本市場2018年對《上市規(guī)則》的修訂,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這一重大政策利好也正中諸多企業(yè)下懷,尤其是對于“說一不二”的京東實控人劉強東來說,這絕對是萬事俱備后的一股東風。
不考慮其他因素,單就商業(yè)層面來看,阿里巴巴的率先回歸除了吸引中概股大批量回歸以外,同時可能還會引發(fā)眾多原本將首發(fā)上市地鎖定在美股的中國企業(yè)打消這個念頭,重新調整上市計劃。
京東發(fā)行價能否超過阿里巴巴?
6月8日,京東集團公告宣布,將于6月8日至6月11日招股,擬全球發(fā)售1.33億股,其中香港公開發(fā)售占全球發(fā)售初步提呈的發(fā)售股份總數5%(可予重新分配),國際發(fā)售占全球發(fā)售初步提呈的發(fā)售股份總數95%(可予重新分配及視超額配股權行使與否而定),預期將向國際承銷商授出15%超額配股權,公開發(fā)售價將不超過每股香港發(fā)售股份236.00港元。
京東將發(fā)行價上限定為236港元,如果屆時股價頂格成交,那么將比去年阿里巴巴的成交價高出許多,去年阿里巴巴的發(fā)行價為177港元,最高上限不超過188港元,看來京東還是有著充分的自信。
也就是說阿里巴巴的最終發(fā)行價是上限價格的94%,假如按照這個比例計算京東發(fā)行價,應該在221港元附近,這個目標能實現嗎?如果萬一實現,那么京東上市首日便蓋過了阿里巴巴當年的風頭。
同時招股書還顯示,預期公司A類普通股將于2020年6月18日上午九時開始買賣,每手50股。對于京東此次回港上市的募資金額,預計至多40.5億美元。
與此同時招股書還披露了京東各大股東的持股情況及各自擁有的投票權情況。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其中劉強東持有4.485億股普通股,占股15.1%,擁有78.4%的表決權;
騰訊全資子公司黃河投資有限公司持有5.272億股普通股,占股17.8%,是最大股東,擁有4.6%的表決權;
沃爾瑪持有2.89億股普通股,占股9.8%,擁有2.5%的表決權。
根據京東此前發(fā)布的2020一季度財報顯示,京東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用途現金和短期投資總額為751億人民幣,約合106億美元。從此項數據也可以看出,京東“不差錢”。
募集資金的使用方向是什么?
根據招股書顯示,京東香港IPO募集資金將用于投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
物流倉儲系統的建設一直是京東頗為“器重”的領域,也是打造京東核心優(yōu)勢的“殺手锏”,但問題的關鍵在于長期以來對如何平衡投入與產出、效率與效益兼顧的關系上也是煞費苦心的。對此,劉強東本人也曾在內部信中坦言“如果再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
京東物流自成立以來連續(xù)經歷了長達12年的虧損,而這一現象直到2019年才出現緩和。據2018年京東二季度財報顯示,以開放物流業(yè)務為代表的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同比增長98%,京東物流履約費用率下降至6.1%。
對于此次在港所募集資金京東將繼續(xù)投資智能定價及存貨管理系統等一系列運營系統,通過建立倉庫自動化系統、優(yōu)先路線規(guī)劃系統及智能硬件等各種內部系統,實現物流能力數字化,同時將繼續(xù)吸引及培養(yǎng)世界級軟件工程師、數據科學家、人工智能專家及其他研發(fā)人才,并擴展智能物產組合。
可見,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重資產輕量化”運營,還是京東接下來的主攻方向,不過對于未來京東物流能否持續(xù)、整體實現盈利,外界對此依然是持涇渭分明的態(tài)度。
京東物流能否實現未來所預期的價值,資本市場的態(tài)度很關鍵。
受京東618購物節(jié)及赴港上市動作的影響,京東美股已出現連日上漲,僅從5月29日到6月8日之間漲幅已超過15%。
對于“另起爐灶”的京東,市場反應還是比較積極的,這也預示著“明州事件”對京東所產生的影響似乎正在投資者中間慢慢淡化。不過,假如沒有“明州事件”京東赴港上市的日期可能會更早。
眼看好事將近,京東與阿里巴巴在港股的再次碰面又會演繹出一段怎樣的“港股風云”,故事剛剛開始,情節(jié)值得期待。
圖片來源:大作
- “流量波動”下的DeepSeek:東南亞機遇顯現,但觀望心態(tài)未解
- 英偉達恢復H20銷售 這杯毒酒中國企業(yè)要不要喝?
- 首席AI官和首席數據官,哪個能走到最后?
- 從VTuber到Faceless頻道,AI虛擬角色改寫內容創(chuàng)作賺錢邏輯
- 華為聯發(fā)科專利官司再燃戰(zhàn)火 雙方到底爭的是什么?
- 瑞金醫(yī)院與華為“博士天團”聯手攻堅 煉就頂級病理大模型并啟動開源
- 投行稱英偉達市值將沖擊6萬億美元 AI之外還有機器人萬億市場
- 中國信通院提出AI WAN目標架構,運營商IP廣域網價值變現迎契機
- 5G-A,聯通用AI幫你這么玩兒
- 共建AI時代全球化開發(fā)者生態(tài),華為云持續(xù)加碼海外布局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