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客觀察7月6日(文/水木)紙里包不住火,越包燒得越旺!
省略敲鐘儀式、最大限度壓降新聞熱度,一反常態(tài)、期望低調上市的滴滴,終究還是鬧得滿城風雨!前期所有的低姿態(tài),也不過是掩耳盜鈴。
對于剛剛完成美股上市的滴滴來說,其短暫的快樂轉瞬間便被巨大的焦慮所取代。
7月2日中國網信網消息,為防范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為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工作,防范風險擴大,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注冊。
7月4日,國家網信辦再發(fā)通知,核實了滴滴的違法問題,并要求所有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這次滴滴被調查刷新了一般企業(yè)涉嫌違法違規(guī)的上限。其到底還能否繼續(xù)留在美股市場,或將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同時也預示著國家可能正在強化企業(yè)赴異地上市的監(jiān)管規(guī)則和流程,對于所有涉及公共和個人數據的互聯網及高科技企業(yè)或將迎來強監(jiān)管時代,以充分保證包括國家、用戶等在內的相關公共安全問題。
其實,在此之前網絡上關于滴滴被調查的的消息就在隱隱發(fā)酵,結合現在的結果來看,確實并非捕風捉影。只是當時滴滴方面一再否認并表示對外界的這種“臆測”不會做出太多回應。
滴滴還算是中國企業(yè)嗎?
根據招股書顯示,其中,滴滴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持有滴滴7%的股權,15.4%的投票權。滴滴聯合創(chuàng)始人、總裁柳青持股1.7%,投票權6.7%。機構投資者中,軟銀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 Entity)持股高達21.5%,投票權21.5%,Uber持股12.8%,投票權12.8%,騰訊持股6.8%,投票權6.8%。
所以,從獲利權益的角度看,說滴滴是一家“外國公司”是有據可依的。其中排名前二的兩大股東分別是日本軟銀和美國Uber。即使程維柳青及其他管理層掌握控股權,但收益分成的大頭還是會被外國企業(yè)拿走。
所謂事已關己,怎可不聞不問?
而滴滴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其所收集的國內公共數據是否已經流出國境。就在滴滴被立案調查后,其公司方面做出的對外回應依然強硬。
7月3日,滴滴副總裁李敏回應稱,看到網上有人惡意造謠說“滴滴在海外上市,把數據打包交給美國”。和眾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yè)一樣,滴滴國內用戶的數據都存放在國內服務器,絕無可能把數據交給美國。另外,相關惡意造謠者雖然已經主動刪帖,但我們堅決起訴維權。
其實對于滴滴來說,大可不必大動肝火,所謂清者自清,主動接受、積極配合監(jiān)管調查,是否謠言,等調查結果公布,真相自然也就水落石出。而對于公眾來說,有這樣或那樣的擔憂也是再正常不過的,畢竟以目前滴滴的用戶體量來看,滴滴掌握著絕大部分國人的出行數據和道路信息。
企業(yè)求發(fā)展“態(tài)度分”占比或升高。
另外一點,對于涉及大數據類的互聯網企業(yè),該如何嚴守“保密”底線?因為企業(yè)只要赴境外上市,根據相關管規(guī)則都會提交相應的經營數據,即使不發(fā)生實質的“泄露”行為,但也會或多或少存在“泄露”嫌疑。自然也會監(jiān)管列為調查對象,這種現象或成為一種常態(tài)。比如同樣是剛剛在美上市的滿幫和BOSS直聘,也一同被列為調查對象,但并不意味著這類調查,一定會成為企業(yè)的利空,最終決定是否構成利空的要看調查結果。
但如果在境內上市,這種嫌疑基本就可以完全排除。
比如國內證券市場設立的科創(chuàng)板板塊,其目的就是為了國內高科技企業(yè)營造良好的融資環(huán)境,所以對于今后有意向融資上市的企業(yè)來說,其經營發(fā)展狀況的優(yōu)劣,或將有一部比重取決于對上市目標地的選擇。
- 超聚變閃耀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釋放數智生產力,共建智能體時代
- 外媒看上海車展:特斯拉再次缺席,中國車企集體閃耀
- 外媒:DeepSeek震撼世界 中國大學成為AI人才池
- 透視超聚變探索者大會2025:超聚變的“變”與“不變”
- 螞蟻上線100余個AI醫(yī)療智能體,“AI醫(yī)生”靠譜嗎?
- 5G-AxAI融智創(chuàng)新落地“浙里”,“杭州六小龍”或成群而來
- 美國電信業(yè)員工5年銳減14萬,原因何在?
- 通信+AI新動向!德電與谷歌云合作開發(fā)網絡智能體,優(yōu)化RAN運營
- 未來十年錨定混合式人工智能!楊元慶:中國依然是聯想的重中之重
- 廣州深挖昇騰+DeepSeek發(fā)展機遇,賦能百業(yè)千行智慧升級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