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智能硬件10月27日 經濟不穩(wěn)定,通貨膨脹、化石燃料價格飛漲,如今可以說是糟糕的時期。但奢侈手機制造商Vertu公司卻認為,現(xiàn)在是發(fā)布其最新系列智能手機的好時機,最高售價約為4萬美元。
有些人可能會質疑Vertu公司銷售如此昂貴手機的決定。畢竟,在這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推出一款比許多美國人平均年收入還要貴的手機,這可不是什么好時機。但Vertu公司似乎對其手機的銷售很有信心,因為它與Web 3.0綁定,這是一個流行但模糊的概念,涉及到去中心化和區(qū)塊鏈等技術和理念。
Vertu公司的手機究竟是如何讓用戶與Web 3.0進行交互的?這一點很難從該公司的新聞稿中看出來。該公司聲稱,新推出的手機具有5維集成生態(tài)系統(tǒng),旨在將芯片、智能終端、區(qū)塊鏈、操作系統(tǒng)和高端服務集成到一部手機中。他們希望Web 2.0用戶可以無縫流暢地進入Web 3.0。這樣的Web手機為用戶的數字主權和區(qū)塊鏈基礎設施提供了完美的起點,可以真正幫助用戶創(chuàng)造自己的價值。
Vertu手機的配置
作為一款智能手機,Vertu新款手機擁有高端的配置。所有型號手機都采用陶瓷框架和藍寶石玻璃屏幕。這款手機采用高通驍龍8Gen1處理器。還擁有2400×1080分辨率的6.67英寸AMOLED顯示屏,后置三攝像頭陣列,以及4600mAh的電池。
用戶花費3600美元,可以購買Vertu最低端的型號,這一型號手機具有碳纖維機身、12GB 內存和512GB存儲空間。不過,財大氣粗的客戶可以花費4.1萬美元購買具有高端配置的Metavertu手機,這種手機具有18GB內存和1TB存儲空間,并使用了“喜馬拉雅鱷魚皮”、18K金和鉆石等高端材質。Metavertu手機用戶可以一鍵將照片和視頻轉換為NFT格式。這些NFT經過數字認證并安全存儲在手機上。如果用戶不熟悉Web 3.0,手機還有語音助手提供幫助,可以回答與Web 3.0相關的問題。
Metavertu手機可以運行標準的Android操作系統(tǒng),同時訪問熟悉的日常網絡。但是,也可以切換到在自定義操作系統(tǒng)上運行的Web 3.0模式。Web 3.0模式允許用戶使用私鑰創(chuàng)建數字錢包,并訪問去中心化應用程序。Vertu公司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聲稱,We b3.0模式解決了數字資產的安全問題,而這是加密貨幣世界的一個大問題。
Vertu公司作為手機制造商,其發(fā)展歷史一波三折。該公司由芬蘭手機制造商諾基亞公司在1998年成立,卻在2017年宣布破產,然而在一年后復出,并推出了AsterP智能手機。
人們對Vertu公司推出華麗手機的反應顯然是褒貶不一的??萍计诳哆B線》雜志曾將Vertu手機描述為“毫無品味的垃圾”。
更便宜的選擇
如果人們對購買Vertu公司的新款高端手機望而卻步,不必為此感到難過。技術更先進的iPhone14 Plus售價只有899美元,并且可以得到蘋果公司引以為豪的應用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可靠性。即使是配有折疊顯示屏的三星最新推出的Galaxy Z Flip 4手機,也能夠以1000美元買到。
如果想購買更高檔次的蘋果手機,目前市面上最貴的iPhone是iPhone14 Pro Max,其存儲空間高達1TB(是Vertu高端手機的兩倍),價格也相對便宜,只有1599美元。但如果想在眾多手機中脫穎而出,也可以選擇三星目前銷售的最貴的手機——Galaxy Z Fold 4,其最高售價約為1600美元,也有1TB的存儲空間。
還認為Vertu手機不貴嗎?4萬美元可以購買100部零售價約為400美元的iPhone SE手機,并且其功能非常強大?;蛘吣軌蛞耘cMetavertu手機的價格購買一輛寶馬M235i xDrive Gran Coupe汽車。
- 全球智能攝像頭市場增速放緩,小米逆勢增長,中國廠商主導新格局
- 飛利浦 Hue 美漲價:關稅壓力下的市場挑戰(zhàn)
- 小米AI眼鏡:科技與生活的無縫連接,1999元起探索未來新視界
- 小米 AI 眼鏡打破常規(guī),驍龍 AR1+BES2700H雙芯方案引領科技新潮流
- 2025惠普商用AI戰(zhàn)略暨AI PC新品發(fā)布,智領辦公新未來
- 智能眼鏡散熱新革命:xMEMS“芯片風扇”來勢洶洶,明年初量產引領行業(yè)新風向
- 揭秘AI硬件新動態(tài):OpenAI與Jony Ive秘密研發(fā)非穿戴設備
- 小米智能門鎖2大屏貓眼版上架:實用又時尚,指紋識別+智能貓眼,價格親民!
- 小米新品米家恒溫電水壺3:實用與設計并存,兼顧溫度與容量,親民價格值得關注
- vivo WATCH 5 eSIM 版即將發(fā)布,專業(yè)網球模式解鎖,運動健康新篇章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