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Patently Apple報道,美國專利商標局于近日授權蘋果多項專利,其中三項與“泰坦項目”相關。第一項專利涵蓋了一種新穎的可調節(jié)車窗系統(tǒng),駕駛者能夠實際調節(jié)每個車窗的色調等;第二項專利涉及自動駕駛汽車導航系統(tǒng);而第三項專利涉及一種新的電動機設計。
一、具有可調窗口的系統(tǒng)
蘋果此項專利名為“帶可調窗的系統(tǒng)”,專利號為10,625,580。蘋果引入了一種非常新穎的方法來調節(jié)窗戶。
據悉,該系統(tǒng)可以提供可調節(jié)的結構,例如可調節(jié)的窗戶。可調窗可以具有可調層,例如可調色調層,可調反射率層和可調霧度層??烧{窗層可以結合到具有一個或多個透明結構層(例如一對玻璃窗層)的窗戶中。而可調節(jié)的反射率層,可調節(jié)的霧度層和可調節(jié)的色料層之類的可調節(jié)的組件可以插入在這對玻璃窗層之間。固定的部分反射鏡,固定的色料層或固定的霧度層可以代替可調節(jié)的色度、霧度和反射率層使用。
下圖是一張表格,其中列出了具有可調色度,霧度和反射率的窗戶的說明性窗戶設置和相關的光學特性。
二、用于車輛導航的認知負荷路由度量
蘋果第二項與“泰坦計劃”相關的專利名為“用于車輛導航的認知負載路由度量”,專利號為10,627,248。
根據蘋果的描述,車輛路線選擇系統(tǒng)可以為駕駛員提供改變車輛導航路線的車輛路線選擇。路線選擇系統(tǒng)可以從駕駛員處接收最快路線、最短路線、免費電話路線、基于高速公路的路線、沒有高速公路的路線等偏好的輸入。值得一提的是,選路系統(tǒng)可以既基于駕駛員的輸入,又基于選路度量,該選路度量權重于計算或確定的選路因素,例如估算的穿越路線的時間,到目的地的總距離,路線上道路的類型(例如,車道數,交通信號的頻率等)以及相應路線上是否存在收費站。
附圖1是指示運輸系統(tǒng)中的車輛的圖。圖4是選擇車輛的導航路線的方法的流程圖。
三、帶繞線定子和端部冷卻的電動機
蘋果被授予的專利10,630,127涉及一種棒繞型電動機,該電動機包括端部繞組組件,該組件允許冷卻以降低電動機的端部繞組和相繞組的溫度。
據悉,此電動機名為感應異步電機,也叫交流異步電機。它由轉子和定子兩部分組成,轉子采用鼠籠結構,即若干根導電桿組成一個類似于鼠籠的圓柱形,再由多個硅鋼片制成的導電圓盤疊加在一起,嵌入鼠籠之中,可有效減少發(fā)熱降低內部損耗。
圖1是電動機的側視剖視圖。圖2是指出圖1的電動機的上端匝組件,相繞組和定子的分解圖。圖8是顯示出環(huán)形冷卻歧管的透視圖。
此前據集微網報道,蘋果于1月份獲批的一項專利顯示,蘋果正試圖利用特制玻璃制作汽車面板和車窗。
今年2月,蘋果新專利描述了一種自動改變汽車座椅形狀的系統(tǒng),該座椅能夠在車輛急轉彎的情況下自適應改變造型,以保護乘客的安全。
如今又有多項與智能駕駛相關的專利被爆出,看來蘋果仍舊執(zhí)著于“泰坦計劃”。據了解,蘋果早在2015年就開始了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一度雇用了超過1000名員工開展各種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究。后來,因為蘋果的自動駕駛車輛在道路測試中發(fā)生了事故,導致蘋果的自動駕駛項目在2016年底被迫擱淺。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