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消息(余予)物理學家使用數學來描述自然規(guī)律。在經典物理學中,人們只用實數就可以寫出所有定律,而復數僅僅作為一個方便的計算工具被主觀引入。而隨著量子力學誕生,復數逐漸表現出某種直覺上的不可排除性:理論上,作為量子力學基石的薛定諤方程和海森堡對易關系其本身就是依賴于復數寫出的;實驗上,人們直接測量到了波函數的實部與虛部。
這說明復數可能不是一個主觀引入的計算符號,而是可以實驗檢測的物理實在。而量子物理是否確實必須使用復數,是一個長期的基礎性問題。
此前,奧地利、西班牙和瑞士等國家組成的科學家團隊提出一種利用確定性糾纏交換驗證復數必要性的貝爾不等式類型的檢驗方法。這種方法遵守實數形式量子物理的參與者不能獲得標準量子理論中允許的界限,從而排除以實數形式描述標準量子力學的可能性。
近日,來自中國科大消息顯示,中國科大潘建偉、陸朝陽、朱曉波等和西班牙塞維利亞大學Cabello教授合作,利用超高精度超導量子線路實現確定性糾纏交換,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該實驗。在這個理論框架下,實數形式的界限為7.66,而實驗測試結果為8.09,超過判據43個標準差。實驗精度證明了實數無法完整描述標準量子力學,確立了復數的客觀實在性。
圖:實驗結果
相關研究成果近日以“編輯推薦”的形式發(fā)表在《物理學評論快報》上。美國物理學會Physics網站和《自然》雜志分別邀請國際專家撰寫了相關Viewpoint和News & Views評論文章。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陳明城、王粲和劉豐銘。該研究得到了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科技部、教育部、安徽省等的支持。
- 咖香匯客 鐵塔有約 | 上海鐵塔助力2025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jié)樂享“無界”
- WinWin高端訪談:菲律賓Smart以5G Max推動體驗進化,重新定義5G價值邊界
- 通用人工智能備受矚目,但工業(yè)人工智能將發(fā)揮巨大作用|觀察
- 到2029年,交通管理市場預計將達到757.4億美元
- 為什么核能可能是滿足人工智能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的關鍵
- 到203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預計將達到5372.7億美元
- 為何“脫碳”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
- AI和AaaS如何助力企業(yè)IT轉型
- 聚焦“智聯(lián)、智艙、智城”,中國移動發(fā)布“AI CAR”服務體系
- 中國電信柯瑞文:適度超前開展智算建設,進一步強化云智一體能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