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在商業(yè)房地產行業(yè)中變得越來越重要,預計智能建筑市場將從2022年的806.2億美元增至2029年的3,286.2億美元。該預測表明,讓建筑變得“智能”不僅僅是一種時尚。相反,智能建筑可以為商業(yè)地產業(yè)主帶來運營和財務利益,以及可以降低供暖成本、優(yōu)化建筑通風和暖通空調、管理照明并提高建筑整體能源效率的數據。
此外,智能建筑不需要太多維護,降低了成本,并允許他們更好地優(yōu)化空間,這使租戶更舒適,從而提高生產力。
建造智能建筑不必過于昂貴
在建筑物中部署新系統(tǒng)時,成本是商業(yè)地產業(yè)主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連接傳感器和子系統(tǒng)的布線成本,是安裝智能系統(tǒng)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關鍵財務問題,但它并不像業(yè)主想象的那么昂貴。這是因為無線物聯(lián)網(IoT)和云技術已經發(fā)展到業(yè)主無需電纜即可管理建筑物的程度。數據可以無線發(fā)送到云端或樓宇管理系統(tǒng),無需重新布線樓宇。
無線網狀網絡技術的優(yōu)點
使用無線網狀技術創(chuàng)建智能建筑具有成本效益,特別是對于已有的建筑。這是因為在舊建筑中,很難將墻后的電流布線連接到房間內的智能系統(tǒng),并將其連接到新的智能傳感器和設備。
對于沒有電線的建筑物,很難為設備供電以及從設備中獲取數據。然而,無線網狀網絡技術解決方案可以繞過障礙物。該解決方案的靈活性還使得建筑商只需要一個中央網關,即可收集所有傳感器數據并將其發(fā)送到云端。不需要用于連接各個網絡部分的中繼器和附加網關。
此外,與Wi-Fi和藍牙等前身不同,無線網狀網絡技術可以解決功耗、網絡規(guī)模和管理以及數據傳輸可靠性等問題。該技術旨在適應新的無線世界、智能建筑的低功耗傳感器網絡和其他物聯(lián)網應用。網絡中的各個節(jié)點在需要之前保持不活動狀態(tài)。這確保了所有節(jié)點都是節(jié)能的,并且整個網絡可以低功耗并依靠電池運行。
相關推薦:
無線網絡比有線局域網更節(jié)能嗎?
通過自治無線網絡簡化智能建筑 | 案例分享
5G與WiFi6:選擇最佳無線網絡選項的技巧
CIBIS峰會
由千家網主辦的2023年第24屆CIBIS建筑智能化峰會即將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峰會主題為“智慧連接,‘筑’就未來”, 將攜手全球知名智能化品牌及業(yè)內專家,共同探討物聯(lián)網、AI、云計算、大數據、IoT、智慧建筑、智能家居、智慧安防等熱點話題與最新技術應用,分享如何利用更知慧、更高效、更安全的智慧連接技術,“筑”就未來美好智慧生活。歡迎建筑智能化行業(yè)同仁報名參會,分享交流!
報名方式
成都站(10月24日):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6715336669000
西安站(10月26日):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3715335961700
長沙站(11月09日):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7715337579900
上海站(11月21日):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9715337959000
北京站(11月23日):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3715338464800
廣州站(12月07日):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6715338767700
更多2023年CIBIS峰會信息,詳見峰會官網:http://summit.qianjia.com/
- 將物聯(lián)網與傳統(tǒng)設備集成:改造現(xiàn)有機器,實現(xiàn)智能運營
- 暖通空調和自動化:可持續(xù)業(yè)務運營的藍圖
- 人工智能和云技術助力零售業(yè)轉型:個性化和庫存洞察
- 暴露于風險卻渾然不知?智能建筑需要更智能的風險控制
- 為什么混合分析模型將定義未來十年的商業(yè)智能
- 在數據中心部署液體冷卻:安裝和管理冷卻液分配單元(CDU)
- 存儲架構在環(huán)境影響中的作用
- 如何增強園區(qū)及數據中心網絡穩(wěn)定性
- 醫(yī)療保健軟件的未來:創(chuàng)新、人工智能與互操作性
- 蘋果下半年有望推出18款新品;全球首家具身智能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在杭州正式落地——2025年07月08日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