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訊 8月28日消息,據(jù)CNBC報道,投資者在所謂的“獨角獸”(unicorns)或估值10億美元以上私人控股公司身上的投資正在放緩。關注私募股權、PE\VC\并購數(shù)據(jù)庫及數(shù)據(jù)分析服務提供商PitchBook發(fā)布最新報告稱,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17家美國公司獲得了“獨角獸”的身份。而在2014年和2015年,也就是“獨角獸”的巔峰時期,每年都有40多家公司的估值水平達到或超過10億美元。
報告稱,向現(xiàn)有和新獨角獸公司注資的交易也有所放緩。在2014年和2015年,投資者與獨角獸公司達成了110多筆交易。但今年迄今為止,投資者只與獨角獸公司達成了43項交易,這意味著2017年的獨角獸交易可能無法達到100筆的目標。
這種放緩并不讓部分風險投資者感到意外,他們始終質疑10億美元和更高估值是否仍然可取或合理。傳統(tǒng)基金的風險投資者正在為其他人管理財富,而不是利用自己的金庫投資。他們從一開始就傾向于拒絕支付高價。然而,他們也不想錯過下一個谷歌或亞馬遜。
一家公司的估值越高,賣出它的難度就越大。很少有大公司能負擔得起收購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公司的代價,無論是像Instagram這樣的消費應用,還是像AppDynamics這樣的企業(yè)技術。正如PitchBook報告所指出的那樣:“當非傳統(tǒng)投資者幾年前進入風險投資領域時,人們認為許多接受了10億美元以上估值的公司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退出,然而這種情況還沒有發(fā)生。”
許多美國獨角獸公司,如Uber、WeWork以及Airbnb等,都選擇保持私營狀態(tài),主要通過從大量企業(yè)投資者、主權或家族基金以及其他非傳統(tǒng)投資者(以及風險基金)籌集資金。
對于價值10億美元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來說,要想上市也更加困難,它們需要擁有令人印象深刻IPO和持續(xù)的估值增長。Snap和Blue Apron都以低于其最終估值的水平上市,之后的表現(xiàn)也不像預期那樣好。(小?。?/p>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