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99劃算節(jié)”落幕。和去年在下沉市場的高舉高打不同,今年的聚劃算,展示出了更為多面的樣貌:明星+官方直播矩陣基本建成,百億補貼風生水起,與地方政府和產業(yè)帶的合作也更加緊密。
更值得關注的是,聚劃算今年的劃算節(jié),將年輕消費群體和新銳品牌的孵化放到了頭等位置來抓。聚劃算方面表示,如果去年帶領品牌強勢下沉算得上是聚劃算效應1.0的話,那么今年,聚劃算效應2.0就升級為:服務好以90后為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并在此基礎上孵化10000個新銳品牌。
時間回到去年3月21日,當時成立已經十年的聚劃算在杭州召開了“品質惠經濟消費盛典”。在那一天,聚劃算領到了阿里集團安排的“任務卡”,要把淘系平臺的優(yōu)質供給,帶到200個下沉城市。
時間過去了一年半,去年電商界最高頻的“下沉市場”一詞,在今年已經罕有人提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大部分在過去一年都被培養(yǎng)成了電商消費者。在聚劃算看來,更重要的是,當足夠多的品質、劃算好貨加入到下沉市場的供給之時,“下沉市場”便成為了一個偽命題。
去年雙11之后,聚劃算曾發(fā)現,三四五線城市消費者最愛購買的前10000款爆款中,有70%是新近一年推出的新品,或者干脆就是聚劃算和品牌聯合定制的產品。這一數據和一二線城市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而從那時候開始,聚劃算便在思考,電商的消費者中,下一個關鍵詞在哪里?從今年劃算節(jié)的效果來看,聚劃算認準了年輕人。
下沉市場終結者
2018年7月,拼多多在納斯達克上市,掛牌首日股價上漲41%,按當日收盤價計算,拼多多的股價超300億美元。當時的拼多多,給中國電商界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在輿論場反復提及一些新詞,比如“下沉市場”,比如“五環(huán)外”。
電商賽道的傳統(tǒng)霸主阿里巴巴對此反應的很快。當年底,就已經準備讓聚劃算扛起下沉市場的大旗,并在2019年3月21日召開盛典,正式宣告聚劃算以更加獨立的姿態(tài)來為集團開辟下沉市場。
這當然有應對拼多多的考慮,而更多的,是阿里對內透視自身成長的需要——阿里巴巴的財報顯示,淘寶天貓在2018年一年獲得1.2億的用戶增量,但大部分新增用戶不在城市,而在更低線的城市、縣城和農村——阿里巴巴需要一個能打的小將,來專注于服務這部分用戶。
回過頭來,現在看阿里在下沉市場點將聚劃算,這一步無疑是正確的。從資歷上說,聚劃算誕生已11年,曾是“千團大戰(zhàn)”的最后贏家之一;從能力上講,聚劃算也足以正面對抗拼多多——據易觀國際的數據,2019年618時期,天貓的市場份額超過京東和拼多多市場份額綜合的兩倍,而聚劃算則以一己之力拉動了天貓三分之一的成交額。
2019年,是聚劃算和拼多多正面交鋒最為激烈的一年。雙方在下沉市場各有優(yōu)勢:拼多多依靠微信,裂變的能力和速度,至今電商界無人能及。而聚劃算依靠淘寶、天貓的海量正品供給,以及自身強大的商業(yè)爆發(fā)力,也在同時獲得消費者和品牌的青睞。
從術的層面來說,這一年,雙方在下沉市場的打法有接近的地方:拼多多有萬人團,聚劃算有千萬爆款團;拼多多有新品牌計劃,聚劃算深入產業(yè)帶搞數字工廠;拼多多上線百億補貼,聚劃算隨即上線百億補貼,并宣布此業(yè)務將常態(tài)化運行……
但在道的層面上,二者還是有不同。白手起家的拼多多,一切以“便宜”為核心驅動力,通過社交裂變、陌生人拼團等方式提升銷量,其后續(xù)的百億補貼,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改變外界對拼多多“便宜”“白牌”的認知,試圖以此切入到品牌銷售的領域。
而背靠整個淘系供給的聚劃算,有著海量的商家和供應鏈優(yōu)勢,強調正品、品質的同時,用自身的商業(yè)爆發(fā)力撬動商家,給出消費者最優(yōu)惠的價格。
聚劃算的這個策略,至少在淘寶用戶眼中,是十分奏效的。去年聚劃算將99大促升級為99劃算節(jié),兩天賣出585億的GMV,一舉成為阿里第三大節(jié)。
但在聚劃算內部,更重要的是,他們看到,隨著品牌正品的強勢下沉,一二線城市和三四五線城市的消費者消費行為越來越接近,到雙11已經趨于一致。
下沉市場之戰(zhàn)結束了么?現在還不是給出答案的時候。但是,至少從那時起,聚劃算已經開始在思考,當中國消費者不分城市線級,喜愛和購買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時候,那么商家新一輪的生意增長點,會是在哪里?
年輕人、新品牌
聚劃算對品玩表示:“在下沉市場這場戰(zhàn)役中,我們會觀察很多數據,比如下沉市場用戶的占比,各個線級消費者購買行為的不同等等,但從來沒有以年輕人消費者的占比,為主要的觀察數據。”
但就是年輕人,給了聚劃算一個驚喜。經過了疫情考驗的上半年,聚劃算驚喜的發(fā)現,自己平臺上的高頻消費者中,有近60%是90后的年輕人。
這其中,有中國網購消費者年齡結構的變化:去年雙11,90后第一次取代80后,成為了中國網絡消費的主體。更重要的是90后,尤其是95后,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網購的習慣不是被互聯網公司培養(yǎng)出來的,幾乎就是打娘胎里帶出來的。牢牢的吸引住了這些人,聚劃算認為,自己過去一年的努力,是成功的,是有效果的。
經過了20年的發(fā)展,中國電商平臺對于品牌和商家的意義,早已超越了“賣貨”這一單純的功能。消費者和商家、品牌在平臺上得以連結,品牌給消費者以實惠、優(yōu)質的商品,消費者通過平臺給予品牌以反饋。這種看不見的良性循環(huán),才是電商平臺作為消費者、品牌連接者這一角色的護城河。
在聚劃算平臺上,以90后為主的“劃算主義”消費者,每一筆消費,其實都在告訴商家,中國電商供給側未來正在變成什么樣子。今年99劃算節(jié)期間涌現的爆品,已經隱約的畫出未來3-5年電商爆款的模樣。
年輕人熬最深的夜,用最貴的眼霜,這種朋克式的養(yǎng)生,已經不僅出現在段子里,也出現在了商品里。一款叫做左點的電子艾灸,將電子技術和傳統(tǒng)中醫(yī)結合在一起,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跨界聯名的高顏值、有趣貨品,也是年輕人的心頭好。比如,九陽在人們印象中似乎一直是低調樸實的國產廚電品牌,但是不久前與喜茶合作推出了四款走萌系路線的聯名小家電,其實產品就還是那些產品,但配上“多肉葡萄”果汁杯、“黑糖波波”小奶鍋這樣的名字和可愛別致的外表,很快地刺激了一波年輕人的購物欲。
這些例子不難看出,不同年齡層的消費群體之間,已經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偏好上的分化。而按照現在電商平臺上的迭代速度,可以想象未來三到五年電商市場的品味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因為牢牢把握住了年輕人的消費趨勢,聚劃算也成為了中國新銳品牌最大的孵化場。
新銳品牌在阿里內部,戰(zhàn)略地位非常高,本月10日,蔣凡宣布啟動“天貓超級新秀計劃”,3年之內幫助1000個新品牌年銷售過億,100個新品牌年銷售過10億。
而實際上,作為淘系最重要的營銷平臺,聚劃算早已為新銳品牌的孵化做出了準備。
“培育新品牌,又是一件很玄學的事情”,誰也不知道下一個爆款會是什么。聚劃算所能做的,主要還是根據多年來的經驗,關注品牌團隊的幾項指標:設計,產品,營銷,能否快速響應消費者的需求等。
商家將營銷主陣地放在聚劃算,主要圖兩點:一是流量,二是消費者洞察。前者自不必說,有流量、有曝光才能讓商品觸及更多消費者,增加銷量和品牌關注度。后者則是基于聚劃算及淘系電商的消費者洞察,能夠率先分析出消費者的習慣和偏好,使商家能夠更好地理解時刻變化的潮流。
“說實話,在面向年輕人的轉變方面,商家比我們更快,畢竟年輕人是商家的直接客戶。他們選擇聚劃算,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我們這里有年輕人的資源,能夠以此為依據不斷地推出新款。”同時,基于商家的這些訴求,聚劃算推出過產業(yè)帶扶持計劃、為商家提供流量傾斜的聚風行動等幫扶措施。
換句話說,阿里“3年之內幫助1000個新品牌年銷售過億,100個新品牌年銷售過10億”的這一計劃,等于3年之內幫助1000個新品牌在商業(yè)奧運會上摘得金牌。那么當下的聚劃算,就是商業(yè)賽場上最大的青訓平臺。每一個金牌冠軍,都是從優(yōu)質的青訓賽場上走出來的,商業(yè)賽場也是一樣。
聚劃算的變與不變
從帶領品牌強勢下沉的聚劃算效應1.0,到左手年輕人,右手新品牌的聚劃算效應2.0,聚劃算這一年多的變化,似乎略顯跳躍。
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環(huán)境千變萬化,但是如果弄懂了聚劃算變化的原因,便能更清楚這變化中的不變。從下沉市場到服務年輕人和新品牌,這是為了因應競爭和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發(fā)生的變化。而聚劃算作為阿里內部一支“非常能打”的隊伍,在阿里內部排頭兵的角色是沒有變過的,不管是挖掘下沉市場的排頭兵,還是年輕化戰(zhàn)略的排頭兵。
當然,還有一些東西是不會變的,不論哪個時代,不論哪個城市線級,不論什么年紀的消費者,對于品質和劃算的需求是不會變的。不論哪個行業(yè)、哪個品類的商家,對于賣爆和更精準研發(fā)新品的需求是不會變的。
不論外界的競爭對手和大環(huán)境如何變化,作為平臺,聚劃算連接商家和消費者,在其中扮演良性循環(huán)加速器的角色也是不會變的。在阿里內部,有一句兵法上的話反復被提及,“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因為做好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的連接者,永遠是平臺的首要責任。在競爭中取勝,是做好這一首要責任的自然結果,而不是反過來。
- 賽那德完成B++輪融資,初輝資本、豫資漲泉基金聯合投資
- 穩(wěn)正資產天使投資「炎途智能」,積極布局智能硬件賽道
- 華太極光完成A輪股權融資,錫創(chuàng)投戰(zhàn)略領投
- 納氟科技連續(xù)完成Pre-A輪及Pre-A+輪數千萬元融資
- 簡耘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坤辰資本領投
- BetterYeah AI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阿里云領投加碼企業(yè)級智能體研發(fā)
- Anthropic年化收入已達40億美元,較年初增長近4倍、與 Cursor 競爭加劇
- 澤華環(huán)境完成千萬級種子輪融資,陜西科創(chuàng)航天種子投資基金領投
- 颶芯科技完成3億元B輪融資,深創(chuàng)投制造業(yè)轉型升級新材料基金、國風投新智基金聯合領投
- 拼吧出行獲得千萬級Pre-A輪投資,杭州新丹領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