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安全聯合第一財經重磅發(fā)布《2018上半年互聯網金融安全報告》

8月28日,第四屆互聯網安全領袖峰會(CSS2018)“金融安全”論壇上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中國銀行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處置非法集資辦公室、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深圳市金融辦等監(jiān)管機構、協會相關領導以及騰訊安全代表齊聚,共同探討如何通過科技手段提升風險控制能力,防范化解金融安全風險,為普惠金融發(fā)展保駕護航。

基于互聯網金融行業(yè)安全態(tài)勢以及監(jiān)管現狀,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聯合第一財經在論壇上重磅發(fā)布《2018上半年互聯網金融安全報告》,對互聯網金融安全風險進行詳細分析,首次對外披露非法集資平臺、金融理財類傳銷、P2P網貸違約、互聯網外匯交易、不正規(guī)薦股機構五大金融安全風險及其大數據,并為網民防范金融安全風險提供了實用建議。

P2P網貸行業(yè)整頓力度加大 逐漸進入洗牌階段

2018上半年,一批未經批準的P2P網貸機構從出現到跑路的消息不斷傳出,投資生態(tài)環(huán)境亟待整頓。許多地區(qū)P2P網貸機構的業(yè)務規(guī)模擴張受限,加上整體金融環(huán)境收緊、去杠桿力度加大,P2P網貸逐漸進入行業(yè)洗牌階段。

基于網貸平臺的行業(yè)現狀,政府有關部門加大了整治力度,協同安全企業(yè),共同規(guī)范P2P行業(yè)規(guī)則。銀監(jiān)會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fā)《關于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并對債權轉讓、風險備付金、資金存管等關鍵性問題作出進一步的解釋說明。同時,安全行業(yè)也積極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嘗試運用技術手段識別預警金融風險。

《報告》顯示,騰訊靈鯤大數據金融安全平臺累計發(fā)現P2P網貸機構1萬余家,其中存在中高風險的占比約為44%,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廣東、上海、北京、浙江、山東、江蘇等人口較為集中的省市。伴隨金融監(jiān)管的持續(xù)發(fā)力,P2P網貸行業(yè)整體風險也會趨于更加穩(wěn)定和可控。

騰訊安全聯合第一財經重磅發(fā)布《2018上半年互聯網金融安全報告》

非法集資平臺涉案金額超千億 打擊專項行動效果顯著

不同于在借貸者和投資者之間搭線的第三方P2P網貸,非法集資平臺往往以高息為誘餌,吸引投資,直接控制資金牟利,甚至跑路。《報告》指出,非法集資案件數量增多,涉案金額超千億,不僅形式多樣,隱蔽性和欺騙性也越來越強,老百姓在缺乏基本金融知識的背景下,很容易上當受騙。

公安部開展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專項行動,緊緊圍繞互聯網金融領域非法集資、網絡傳銷、違法交易場所經濟犯罪、利用金融機構實施非法集資等突出犯罪,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涉及人數眾多的非法集資作為打擊重點,依法精準打擊,切實打出成效。截至2018年6月,騰訊靈鯤大數據金融安全平臺累計發(fā)現網絡非法集資平臺1000余家,目前已立案查處200余家。從注冊公司所在地來看,主要集中在沿海發(fā)達地區(qū),如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且以廣東省占比最高。

騰訊安全聯合第一財經重磅發(fā)布《2018上半年互聯網金融安全報告》

互聯網金融詐騙盯上基金交易 薦股機構套路深

通過網絡實現的新型傳銷和金融詐騙案件頻發(fā),互聯網外匯、期權、期貨、貴金屬、大宗商品、文化產權、基金、證券、虛擬幣等各類交易平臺名目繁多,部分非法平臺藏匿其中,網民在缺少基本金融背景知識的情況下,很難辨別其中的陷阱。從已收錄的非法金融交易平臺數量情況看,基金交易受影響最大,占比高達61.7%,其次分別是貴金屬、大宗商品和文化產權交易所等平臺。

  騰訊安全聯合第一財經重磅發(fā)布《2018上半年互聯網金融安全報告》

騰訊安全聯合第一財經重磅發(fā)布《2018上半年互聯網金融安全報告》

非法金融平臺為了提高自身可信度,通過正規(guī)公司注冊、網站注冊、網站備案展開互聯網業(yè)務,帶來薦股詐騙、網絡賭博、微盤二元期權、“虛假國家項目”等金融風險。這些非法平臺都有自己獨特的推廣方式和騙錢套路,以薦股為例,不正規(guī)的薦股機構通過拉漲小盤低價股票騙取用戶信任,再通過推薦所謂的“必漲股”來收取會員費用,“放長線”騙取用戶資金。

《報告》還梳理了業(yè)內常用的防范互聯網金融安全風險技術手段和典型應用,能夠實現對金融犯罪打早打小的騰訊靈鯤大數據金融安全平臺成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一大利器。最后,騰訊安全專家建議廣大用戶加強防范意識,提升金融安全知識素養(yǎng)和防護能力,可通過微信小程序“靈鯤金融風險查詢舉報中心”以及 騰訊電腦管家“反詐騙信息查詢”窗口對可疑的風險平臺狀態(tài)進行查詢,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的財產安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8-30
騰訊安全聯合第一財經重磅發(fā)布《2018上半年互聯網金融安全報告》
8月28日,第四屆互聯網安全領袖峰會(CSS2018)“金融安全”論壇上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中國銀行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處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