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業(yè)應怎樣抓住此次個稅改革的契機擴大銷售?

剛一進入9月,個稅改革就成了“熱詞”。在經歷了7年多的靜止之后,個稅這一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稅種終于迎來了又一次變革。在此次個稅改革的細則塵埃落定后,不少專家學者都指出,此次減稅對中產階級的影響最為明顯,在基本減除費用標準(俗稱“起征點”)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雖然還是實行從3%到45%的7檔超額累計稅率,但擴大了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此外,在此前三險一金的專項扣除基礎上,將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等六項支出設為專項附加扣除。

按照新規(guī),以月入1萬元進行測算,假設“三險一金”專項扣除為2000元,不考慮專項附加扣除,那么:起征點為3500元的情況下,每月需繳納345元個稅;起征點為5000元的情況下,每月只需繳納90元個稅,降幅卻是超過70%。而月收入2萬元,納稅由2120元降為890元,降幅超過58%。而據專家測算,目前月入1萬到2萬之間的人群正是我國新中產的主力,此次減稅增加了他們手中的可支配收入。

零售企業(yè)應怎樣抓住此次個稅改革的契機擴大銷售?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表示,減稅是擴張性財政政策和刺激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減稅一方面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通過刺激經濟增長,居民收入可以增加,這兩方面都將直接刺激消費,而受惠最大的就是與消費息息相關的零售業(yè)。

黃志龍還表示,此次減稅與前兩次最大的不同是除了提高個稅起征點之外,還有養(yǎng)老、教育、醫(yī)療、房貸利息等稅前抵扣項,這是此次減稅的最大亮點。對于居民減負和拉動實體經濟的作用,關鍵要看這五項稅前抵扣的操作細則。估計在相關細則出臺后,零售業(yè)又會迎來一波利好。

零售企業(yè)應怎樣抓住此次個稅改革的契機擴大銷售?

黃志龍認為,零售業(yè)龍頭企業(yè)將是此次減稅的受益企業(yè)。以蘇寧為代表的智慧零售企業(yè)應以此次減稅為契機,向中低收入家庭切實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同時以政府大規(guī)模降低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為契機,大量進口適合普通家庭的高質量產品,抓住此次減稅帶來的居民消費擴張的機遇。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付一夫認為,此次減稅是中國零售企業(yè)進行轉型升級的好機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力量,實現企業(yè)與用戶的雙贏。第一,應創(chuàng)新商品品種與種類,增進性能與質量,同時更加注重消費者的購物體驗;第二,大力發(fā)展新興技術,將人工智能、區(qū)塊鏈、大數據、云計算、VR等新技術應用至零售業(yè)態(tài)中并為之賦能,包括B端的供應鏈降成本提效率與C端的用戶體驗升級;第三,創(chuàng)新營銷手段與渠道,同時要擴大市場范圍尋求合作,積極引進新的合作伙伴,加強零售與其他業(yè)態(tài)的跨界融合,為企業(yè)注入新的活力。

付一夫還認為,以蘇寧為代表的倡導平價優(yōu)質的零售企業(yè)在此次稅改中獲益將更大,因為消費者因為減稅而多出來的錢很可能還是花向那些高性價比與低價的生活必需品中,畢竟多出來的錢有限,不足以支撐太高價位的商品。所以從企業(yè)層面看,應該著力在B端提高供應鏈效率,降低成本;在C端應基于大數據分析等手段,盡可能了解不同消費者的購物偏好與習慣,進而迎合當前消費者日益?zhèn)€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提供優(yōu)質商品的同時,還要通過嫁接科技與智慧元素來增強顧客的消費體驗。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9-11
零售企業(yè)應怎樣抓住此次個稅改革的契機擴大銷售?
剛一進入9月,個稅改革就成了“熱詞”。在經歷了7年多的靜止之后,個稅這一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稅種終于迎來了又一次變革。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