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篇自媒體稿件被指“注水”的馬蜂窩,幾乎在一夜之間陷入了負面輿論旋渦之中。而回顧事件的傳播脈絡,我們從蛛絲馬跡中發(fā)現:水軍?可不僅僅存在于馬蜂窩點評之中。
“注水”事件多大?熱度高于馬蜂窩今年兩次營銷
提到馬蜂窩,近期讓網友印象最深的非“世界杯洗腦廣告”與“用戶打車8萬去希臘”事件莫屬。那么本次馬蜂窩被爆數據造假,影響力有多高?從知微事見的對比能直觀地看到:
在2018年世界杯中,馬蜂窩穿插在比賽中的廣告遭吐槽,“充滿魔性”,影響力指數達53.5,較同類事件均值低7.2%;
8月25日,網名@二村不停發(fā)布了自己在馬蜂窩預訂俄羅斯海參崴當地酒店卻無法入住,馬蜂窩客服提出“打車到希臘”的遭遇,8月26日,馬蜂窩公開表示將為消費者進行三倍原訂單的賠償,并補償8萬元“打車費用”,該事件影響力指數達61.6,高出同類事件均值6.8%;
本次自媒體曝光的“馬蜂窩被指數據造假”事件,目前影響力指數已達68.1,較同類事件均值高14.8%,且仍在持續(xù)發(fā)酵中,預計還會再度上升。
事件如何發(fā)酵?微信刷屏網媒跟進微博再爆
事件如何發(fā)酵?源頭自不用多說,起自微信公眾號“小聲比比”一篇獨家稿件:《獨家|估值175億的旅游獨角獸,是一座僵尸和水軍構成的鬼城?》,文章作者為“梓泉&乎睿數據”,其中梓泉為微信公眾號“小聲比比”的運營者,從該公眾號的歷史發(fā)文記錄來看,其多關注互聯網、社會熱點,“懟”過的企業(yè)包括卻不限于華為、樂視、蔚來、百度、滴滴等等,此次稿件并未脫離平時的選題范疇。
該公眾號的閱讀量也算不上低,翻閱歷史文章,百度、滴滴相關兩篇稿件的閱讀量分別為5w+、8w+,本身的高影響力加上話題足夠勁爆,這份“實錘”的刷屏似乎也不讓人意外,隨后馬蜂窩與小聲比比幾回合你來我往的交戰(zhàn),更是引發(fā)了廣泛熱議。
從知微事見熱度走勢看,10月20日23時許,小聲比比的獨家稿件發(fā)布后,先在微信朋友圈開始了首輪傳播,21日早間,有媒體加入傳播,隨著中午馬蜂窩對媒體回應稱“正在核實”,事件熱度小幅上升,至22日早間,@馬蜂窩官方發(fā)布聲明,@頭條新聞@財經網等大量媒體參與報道,事件熱度迅速上升,達到峰值。
22日晚間,小聲比比又再次發(fā)稿回應,預計熱度短時間內將繼續(xù)持續(xù)。
大水沖了龍王廟,水軍傳播馬蜂窩“注水”
然而此次事件真的是自然傳播嗎?就像馬蜂窩被質疑注水一樣,傳播脈絡中,我們也發(fā)現了水軍的痕跡。
從10月22日至今,事件中互動量最高的三條微博分別來自@中國新聞周刊(互動量16w+)@財經網(互動量13w+)@新浪科技(互動量5w+),對轉發(fā)列表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非常明顯的水軍參與特征。
以轉發(fā)量最高的@財經網微博為例,10月21日12:47分,@財經網發(fā)布微博“#馬蜂窩抄襲#【馬蜂窩被指數據造假:85%的點評不真實充斥僵尸和水軍】”,截至目前,該微博轉發(fā)量4.7W+,而傳播最大深度僅6層,帶來最多二次轉發(fā)的為@財經網本身的再度轉發(fā),但也僅僅只帶來85個二次轉發(fā)。
幾乎沒有引爆點,微博卻獲得了大量傳播,本身就十分不正常,多出現在水軍轉發(fā)的情況下,轉發(fā)趨勢更是詭異:
首個轉發(fā)高峰出現在22日0點整,凌晨也一直持續(xù)著不低的轉發(fā)量;而從清晨5點起,轉發(fā)趨勢更是一路飆升,最高峰出現在7點半;12點40分還有400+轉發(fā),隨后就瞬間斷崖式下跌。
該情況不止出現在@財經網的微博,三條微博都有著高度相似之處,從轉發(fā)文本情況看,三條微博中90%以上的轉發(fā)都僅為“轉發(fā)微博”,并未包含有意義的文本,其中更是有近半數轉發(fā)者昵稱為“用戶XXXX”形式。
這批水軍來自同一批人馬嗎?雖不能蓋棺定論,但在這三條微博中,總計6w8+用戶參與了轉發(fā),其中有6000余位用戶同時轉發(fā)了兩條及以上,占比近10%。與高達90%的“轉發(fā)微博”一同來看,就顯得有些耐人尋味了。
事件輿情反應:當然是選擇原諒馬蜂窩?
暫且不論水軍是來自于哪里,他們的微博文本中也并未表現出明顯的態(tài)度:是為馬蜂窩“洗地”,還是趁機“踩一腳”?不過在事件爆發(fā)后,網友倒是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不喜,從抽樣數據看,28%的網友對馬蜂窩表示失望、質疑,也有24%的網友認為刷單已是行業(yè)潛規(guī)則,僅有19%的用戶支持馬蜂窩。
有意思的是,“網友”們選擇原諒的速度也十分之快。在@馬蜂窩旅游的微博回應下,高點贊評論中相信支持馬蜂窩的占比高達85%,認為回應無力的僅6%。
網友們如此力挺馬蜂窩,直接“原諒”,讓人有些吃驚。從文本看,熱門評論多表述了自己多年使用馬蜂窩的歷史,充滿了正能量。雖然具體文字各不相同,但文本涵蓋內容卻有較多相似之處,且具體看用戶認證,有不少為加V用戶,認證類型為“旅游博主、攝影師”等。
在此,小編斗膽總結一下熱評基調:“X年了,我在馬蜂窩寫了XX篇游記,累計XXX字,交了XXXX個朋友,如果這也是僵尸,那世界就沒有真實了。”
什么是僵尸,什么是真實?背后盤根錯節(jié)的利益糾葛,或許并非是局外人能夠明晰的。但數據分析,至少給了我們尋找真實、揭秘真相的力量。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