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慶長假回來的第一天,我們又要轉換到緊張的工作狀態(tài)。同時,伴隨著寒露節(jié)氣帶來的寒意,大家也要開始為下一個季節(jié)的健康生活做準備了。“秋凍”是很多人都采用的一種讓身體逐漸適應新氣候的辦法,但今天我們要提醒大家的是,“秋凍”并不適合所有人,尤其是心血管患者。
首先,我們來看看寒露節(jié)氣后,為什么要“秋凍”。
寒露的“寒”是指寒冷。從字面意思可以看出這時的天氣明顯變冷了,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多了,因而稱為寒露。從寒露開始,雨水漸少,天氣干燥,晝熱夜涼。
夏天人的毛孔都是張開的,而秋天漸漸冷了,毛孔也開始收縮。如果天氣稍冷就急著加衣,皮膚未經嚴寒的鍛煉,抗寒能力不強。這時適當地凍一凍,讓身體逐漸適應低溫環(huán)境。另外,季節(jié)剛開始轉換時,氣溫尚不穩(wěn)定,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受風,也容易感冒。
秋凍有一定講究,比如腳、肩部、肚臍以及腰都是不能被凍的。“俗話說,病從寒起,寒從腳生。”即便是鍛煉自己的抗凍能力也不能讓腳部和肩部受涼,因為這會讓人產生下腹部血液循環(huán)不暢、肩部酸痛,頸椎僵直,甚至頭暈等癥狀。
除此以外,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應該多加注意,因為人體要抵抗低溫就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臟搏動加快,從而加重心臟負擔,加重心臟缺血、缺氧,造成冠狀動脈痙攣,附壁血栓脫落,導致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發(fā)生。
那心血管疾病患者該如何安全的度過這個時節(jié)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的御寒能力和抵抗疾病能力,為冬季寒冷的到來做好準備,預防感冒。同時,與家人朋友多交流,保持快樂的心情。寒露時節(jié),秋高氣爽,非常適合登高望遠。周末假日,與親朋為伴,登山暢游,盡情地飽覽名峰秀水、秋山紅葉,領略大自然的綺麗景色,既可盡舒胸懷,又可增強體質,其樂無窮。
此外,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類食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液。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卜、番茄、蓮藕、牛奶、蜂蜜、乳制品、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適當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如果您自己有或身邊人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歡迎您關注“心健康公益行動計劃”,這是為普及社會大眾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保健、救治科普知識,提升基層醫(yī)療機構對心臟疾病的診療能力,由人民日報社、中國醫(yī)師協會指導,人民網·人民健康聯合天士力控股集團共同舉辦的公益行動。該行動自2018年啟動以來,先后啟動11個省、32個地級市、26個縣、202個鄉(xiāng)鎮(zhèn),直接參與活動的各級醫(yī)院醫(yī)生超過10100人以上,目前全國各地正在有序的進行中。
“心健康公益行動計劃”足跡圖
“心健康公益行動計劃”通過圍繞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開展系列活動,助力優(yōu)化整合醫(yī)療資源,完善區(qū)域網絡診療體系,助力分級診療,為各地百姓的心臟健康提供了強力的保障。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