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消費科技產品交易會之一的CES(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于2020年美國時間1月7號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盛大舉行。此次,OPENAI LAB(開放智能)聯合美國超低功耗芯片公司Ambiq Micro及全球聲學、TWS耳機領域的核心供應商企業(yè)潤欣科技共同參展,帶來了語音識別AID.Speech硬核產品方案。
本次CES匯聚了最前沿的科技、最尖端的技術、最具開創(chuàng)性的科技成果,在人工智能產業(yè)中,智能語音是一個產業(yè)化程度相對成熟,產業(yè)規(guī)模較大的細分領域。從2011年中國市場規(guī)模不足10億人民幣,到2019年整個智能語音市場規(guī)模已到200億人民幣,而且反超整個全球市場,可見整個行業(yè)發(fā)展之迅猛,預計未來幾年,這個速度不會變慢。
智能語音技術在整個產業(yè)鏈當中,將人工智能的技術底層產業(yè)化,并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機器人等行業(yè)落地,是整個人工智能產業(yè)鏈中的關鍵一環(huán),起到了一個承接的作用。智能語音領域主要包括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自然語言處理。國內科技巨頭都在開放語音生態(tài)系統(tǒng),以產業(yè)內合作的方式,將語音技術植入產品和或應用于相關業(yè)務場景,構建全產業(yè)生態(tài)鏈廠。
當下融合場景、端云結合已經成為趨勢,單款爆品(智能音箱、TWS耳機)頻頻出現。用戶端的需求也更加簡單明了:交互便捷、隱私安全、結果準確,OPEN AI LAB為企業(yè)提供低功耗、低成本、易復制的智能語音方案,幫助企業(yè)實現不同場景下的AI語音需求。
本次參展的AID.Speech是由OPENAI LAB開發(fā)的嵌入式語音識別SDK,它以Tengine-Lite為平臺,是嵌入式前端語音解決方案,可以在Arm Cortex-M4F上流暢運行,適用于各種語音交互的IoT場景。提供行業(yè)領先的語音識別算法,優(yōu)秀的單/多麥克風的音頻前處理和語音識別解決方案,具體包括語音降噪算法,語音活性檢測算法,聲學回聲消除算法等。AID.Speech最大特點概括為就是小、快、靈,屬于端側語音的交互入口。本次展出的算法模型在Ambiq Micro的Apollo3 Blue MCU平臺上運行,僅需約30µW/MHz的電量即可完成11條中文語音命令詞的準確喚醒。
目前,AID.Speech主要應用在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陪伴(故事機、智能音箱、機器人等)等場景,輕松實現離線語音喚醒及語音命令執(zhí)行等功能。
AID.Speech提供友好、簡潔、通用的API,可以快速部署到目標硬件平臺,加速語音識別終端快速產品化落地,同時默認支持FreeRTOS/Zephyr等多種操作系統(tǒng)。在經過簡單修改就可以適配其他操作系統(tǒng),也能提供喚醒詞的定制以及在特定產品上的效果調優(yōu)服務。這些“無縫對接”的特性,無疑給廣大企業(yè)帶來了新的選擇。
除此之外,智能語音技術在教育領域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巨大,比如在口語教學、考試測評、模擬練習等環(huán)節(jié),能夠代替現在很多老師的工作,大大降低人工成本。舉例來說,目前OPENAI LAB的EAIDK智能語音處理教學與實踐套件,就是軟硬件一體的嵌入式人工智能開發(fā)套件EAIDK-610為核心的實驗箱,以及配套的教學實踐資源。該套件已經在全國多所建立人工智能專業(yè)的高校廣泛使用。
OPEN AI LAB一直致力于為企業(yè)的AI化賦能,面對CES現場來自全球的觀眾對于人工智能領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我們有理由相信,伴隨著科技創(chuàng)新速度的不斷加快,智能語音領域還會新一輪的強勁增長,我們愿與企業(yè)一起,共創(chuàng)未來。
關于OPENAI LAB:
OPENAILAB(開放智能)于2016年成立,旨在為AloT產業(yè)鏈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端、邊、云的一體化Al開放基礎軟硬件平臺、算力操作系統(tǒng)及應用級解決方案。
關于Ambiq Micro:
Ambiq Micro成立于2010年,秉承簡單而強大的理念,即低功耗半導體是電子產品未來的關鍵,我們幫助世界各地的創(chuàng)新公司開發(fā)差異化的解決方案,以減少或消除對電池的需求,降低整體系統(tǒng)功耗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工業(yè)設計的靈活性。Ambiq Micro開發(fā)了突破性的技術,可極大地減少半導體器件的總耗電量,因此使我們的集成電路(IC)成為可穿戴設備和IoT等能源關鍵型應用的理想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