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時逆行而上,如何打贏二手手機的疫時極限戰(zhàn)和疫后持久戰(zhàn)?

在家“隔離”兩個月,除了哀嘆熊孩子難管,是不是也會突然發(fā)現,自己的手機不太好用了?

孩子上網課,手機屏幕不好,看不清黑板上的公式,太著急;遠程辦公,正開會,手機突然卡頓死機,太尷尬!

與其摔手機,不如換手機;新機價格高,二手手機的性價比優(yōu)勢就凸顯出來——這其實也是以二手手機線上交易疫時逆行而上的原因之一。

轉轉二手交易網,就是這一趨勢的典型代表:春節(jié)一周假期間,轉轉平臺二手手機的交易訂單量環(huán)比增長了75.6%;到了2月10日到2月14日期間,轉轉自營手機的訂單量增長環(huán)比前一周增長了75.9%,自營手機交易的GMV,也實現環(huán)比107.2%的高速增長。

可以說,疫情確實成為了二手手機行業(yè)線上遷移的加速器。

對于上述增長,轉轉CEO黃煒倒也沒覺得意外,“疫情給二手手機行業(yè)同樣帶來沖擊,但二手這個品類有一定抗周期功效,而轉轉在手機、3C領域,確實也要更強悍”。

盡管在疫情時期,轉轉已經初步打贏了這場極限戰(zhàn),但黃煒更關心的是,如何打贏二手手機乃至整個二手交易這場持久戰(zhàn),因為:“未來已不太可能有躺贏的公司”。

1

疫時逆行:短期挑戰(zhàn),長期利好

“疫情或加速二手手機交易線上化,是培養(yǎng)用戶線上消費習慣又一窗口”,極光大數據剛剛發(fā)布的《二手手機行業(yè)研究報告》(以下簡稱極光報告),做出了這一判斷。

作為二手行業(yè)特別是二手手機交易領域中的從業(yè)者代表,黃煒和轉轉團隊對于這樣的判斷,應該是感同身受。

從數據來看,轉轉環(huán)比增長的也不僅有訂單量:1月25至1月31日春節(jié)假期期間,轉轉二手手機GMV環(huán)比增長49.9%,二手手機交易驗機服務用戶增長達到了133%;2月10日到2月14日期間,轉轉自營手機交易的GMV,也實現環(huán)比107.2%的高速增長。

這一增長,其實是供需兩端集體的線上遷移實現的。

疫情期間,居家隔離,停工停產,狂刷手機看視頻、上網課、在線辦公,成了數億網民的日常。QuestMobile的報告顯示,疫時手機使用時長比日常增加21.5%。

頻繁的使用和爆發(fā)的剛需,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用戶升級手機的強烈欲望;另一方面,停工停產下,降薪甚至停薪又導致了收入的同比大幅下滑——性價比更高的二手手機,無疑成為了優(yōu)選項、首選項。

而在供應端,線下二手市場,疫時全面停擺,由此,短時激發(fā)的二手手機交易需求,轉移到線上,“主場”臨時換位之際,交易增長也是必然趨勢。

極光大數據的報告就顯示,今年2月,用戶人均安裝二手手機APP1.09個,而去年這一數字為1.02個。

這樣的遷移,不可能再走回頭路,正如泰合資本管理合伙人郭如意所說,“線上受益顯著,線下挑戰(zhàn)較大,對某些行業(yè)的改變,甚至可能是根本性的?!?/p>

其實,二手手機交易的線上化,雖然暫時不太可能改變長久以來的線下主導,但線上優(yōu)勢凸顯,必然成為長期趨勢,突發(fā)的疫情則加速了這一進程。

從宏觀來看,據CNNIC的統計顯示,中國智能手機用戶達到8.47億——智能手機實際已經進入了存量替換時代。

隨著5G商用按下啟動鍵,華米OV等主流品牌集體趕赴5G浪潮,換機的需求從長遠看一定會形成潮流,即便被疫情所影響,但大勢不可逆。

而被閑置淘汰的大量手機,就醞釀了價值至少千億的二手手機市場。

在需求端,年輕的三高用戶來勢洶洶,勢不可擋——他們對3C產品關注度高,換機頻率高,對二手手機接受度也高。

特別是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90后,尤為偏愛線上平臺。

此外,下沉市場的遼闊空間,則是增量的另一個來源。

極光大數據的報告顯示,二手手機五線以下市場的用戶占比,和一線用戶占比持平——但五線以下的基層市場的人口基數要大得多,他們的換機需求蓬勃上升,同時相對較低的生活水平又導致了天然的價格敏感,顯然,性價比更高的二手手機,是最優(yōu)選項。

正是以上諸多因素的合力加持之下,二手手機行業(yè)的爆發(fā),已經成為了確定性趨勢——2020年以后,二手物品的交易規(guī)模有望達到萬億。

2

疫時極限戰(zhàn):供應鏈數字化大考

疫情既蘊含著機遇,也潛伏著挑戰(zhàn)——疫情對二手手機行業(yè)的影響呈現兩極分化趨勢,要么克服挑戰(zhàn)享受增長紅利,要么束手無策失血受困。

遭受疫情重創(chuàng)的主要是線下行業(yè)——在二手手機領域也不例外。

從春節(jié)一直到3月9月開業(yè),年交易額超過2000億的深圳華強北市場,作為全國最大的線下手機交易中心,整整歇業(yè)了一個多月。

大量從華強北等線下市場進貨的商家們,貨源供應端出現緊張情況。此外,即便年前有所備貨,全員隔離之下,門店人流幾無,二手手機門店營收也近斷流。

綜上,疫情帶來的兩大挑戰(zhàn),可以歸結為兩點,一是客源,一是貨源。

而在知名度、滲透率上,都高居二手手機交易APP鰲頭的轉轉,通過提效增收、保持穩(wěn)定增長的同時,也承擔起了幫扶中小微二手手機商戶的重任。極光大數據的報告顯示,超過六成用戶知道在轉轉可以買賣手機,其行業(yè)滲透率達到了1.88%。

首先是連接用戶,輸送客源,打通消費通路。

擁有貨源的供應鏈企業(yè)以及優(yōu)質賣家,可以登陸轉轉App的“優(yōu)選商鋪”入口,接受轉轉在流量、營銷、運營等多方面的賦能,通過POP店鋪進入,完成商品的流通。目前,“優(yōu)選商鋪”的規(guī)模還在不斷快速擴展中。

同步解決的還有貨源難題。轉轉去年牽頭成立的B2B二手交易平臺采貨俠,首先就是以手機品類切入,此次疫情發(fā)生后,迅速就擔當了這一行業(yè)重任。

傳統的二手手機交易鏈條極為漫長,歷經賣家、小回收商、大渠道商、背包客\黃牛、批發(fā)市場\集散地、商戶\門店,才會輾轉反側,流轉到買家手中。

疫情期間,下游的商戶們找不到貨源嗷嗷待哺;上游的回收商渠道商庫存高企愁眉不展;依賴于線下回收網點的C2B企業(yè),也因為網點關門,停業(yè)失血,甚至不得通過減薪等措施節(jié)流。

為此,春節(jié)后,“采貨俠”就提前擴大了地域開放范圍,由廣東省擴大至全國,放開商家入駐,只要符合平臺標準的二手手機均可在線發(fā)布。

同時,對入駐的中小商戶,采貨俠堅持采取0服務費的方式,還依托轉轉成熟的質檢體系提供驗機和質保服務,幫助商家規(guī)避了租金和供應鏈斷裂的雙重阻礙。

從極光大數據的報告可以看出,整個二手手機行業(yè)中,線上平臺的模式多樣,但真正能起到引領者地位的,目前看也只有轉轉。

極光大數據分析指出,疫情發(fā)生以來,轉轉和旗下采貨俠通過多樣化的方式,來提升市場的供給和流通,建立起包括C2C、C2B2C、B2C等多模式在內的交易鏈條;此外,行業(yè)頭部玩家紛紛投入轉轉旗下采貨俠聯盟,也有利于產業(yè)鏈生態(tài)的形成。

由此,轉轉、采貨俠得以粘合起原本斷路的客流、貨流,通過供應鏈的線上化、數字化,加速二手手機流轉,幫扶行業(yè)度過疫時難關。

總之,對于二手手機行業(yè)來說,疫情其實是一場類似“鐵人三項”的極限考驗,在平時被隱藏的企業(yè)短板,在疫時這種極端場景之下,都會暴露無疑,只有打造了完善的數字化供應鏈、構建了核心競爭力的企業(yè),才能通過疫情考驗,順利上岸。

3

疫后持久戰(zhàn):誰是最優(yōu)解?

不得不說,疫情其實也開啟了殘酷的行業(yè)淘汰賽,大批抗風險能力弱的企業(yè)和模式將會批量倒下。

二手手機行業(yè)也是如此,優(yōu)勝劣汰的洗牌之下,行業(yè)集中度有望提升,頭部企業(yè)的優(yōu)勢更為明顯,有利于在持久戰(zhàn)階段搶得先機。

對于平臺來說,靠什么打贏二手手機的持久戰(zhàn)呢?

其一,能夠貫穿交易鏈條、直達供需兩端的平臺模式,具有持久競爭力。

二手行業(yè)的典型特征是,客源和貨源具有高度一致性,與新品的貨源主要來自于品牌商、渠道商等B端商家不同,二手手機的貨源主要來源于C端的個人用戶,很多用戶既是二手手機的貨源方,也是需求方,因此,能夠在貨源源頭處截流、扼住二手手機貨源客源兩端的C2C模式,更有優(yōu)勢。

極光大數據的報告顯示,兼有C2C和C2B2C模式的轉轉,2月月均DAU達到220.4萬,位居二手手機行業(yè)第一位置;其留存率也是業(yè)內最高的,達到了42.7%;日均使用頻次同樣最高,平均高達3.76次。

與此類比,面向B端的APP月均DAU量級較低,幾個平臺的月均DAU甚至未達萬級。未來,這一行業(yè)將呈現強者愈強的二八分化趨勢。

其二,如何打破信息不對稱的巴別塔,讓二手手機的交易如同新貨一樣標準、透明、安全、有保障,則是二手手機能否普及普惠普適的關鍵。

極光大數據的報告顯示,尚未參與二手手機交易的用戶,前幾大顧慮分別為無法確認手機質量、無法了解手機來源、售后無保障、擔心遭遇欺詐、價格不透明等等。

如何讓這些用戶放下戒心?如何為用戶帶來交易的安全感?

為此,平臺介入交易,C2C模式向C2B2C模式的優(yōu)化升級,是必然趨勢——純粹的C2C模式,不適合二手手機這類產品相對復雜、客單價較高的絕對非標品,更適合標品圖書或者產品簡單、一目了然的服裝等品類。

信任機制的構建,已經嵌入了轉轉的商業(yè)模式之中,用黃煒的話說,就是“放心買、省心賣”,要真正解決用戶交易的痛點。

在這一方面,轉轉無疑是先行者和開創(chuàng)者。轉轉在業(yè)內首創(chuàng)了驗機服務,同時提供質保等服務,做到貨品有保障。針對市場上流通機器的實際情況,轉轉也在與時俱進,結合消費者對手機成色的理解和市場的真實需求,不斷升級質檢服務,統一全國質檢標準,致力于推進二手行業(yè)的規(guī)范化。

去年11月上線的采貨俠,同樣繼承了“信任”的基因。

“采貨俠”已經制定出一套B2B的流轉標準,特別是近期,采貨俠針對手機的ABC標準正式出爐。這一標準相較轉轉平臺的驗機標準,進行了科學簡化,更適合在B端市場流通。而平臺上的賣家可以基于精細的SPU定價,發(fā)布商品,買家基于價格排序出價、發(fā)布求購需求,讓二手手機的全國化高效流轉得以實現。

售中檢測外,售后環(huán)節(jié),轉轉還推出了二手手機質保服務。經過轉轉平臺質檢合格的C2C交易手機享有30天質保服務,而轉轉的自營二手手機,則由此前的180天質保升級到了365天質保。

這樣的服務,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轉轉發(fā)布的年度服務白皮書數據顯示,平臺手機訂單用戶選擇驗機服務的比例,已經超過了90%。

此外,整個2019年,轉轉平臺手機業(yè)務總訂單量同比增長127.4%,GMV同比增長123.8,其中已驗機訂單增速更快,同比增長高達 232.1%、已驗機GMV增長 244.7%。

紅利在望,長期看好;千億藍海之中,玩家眾多。極光大數據的報告也指出,巨頭和資本在看好二手手機市場,而在這場持久戰(zhàn)中,頭部平臺的優(yōu)勢會愈發(fā)明顯。對于C端來說,轉轉已經成為大家交易二手手機的最主要渠道,而從整個二手手機行業(yè)看,核心數據全面領先的轉轉,無疑已在這條長期賽道上,處于領跑位置。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0-04-08
疫時逆行而上,如何打贏二手手機的疫時極限戰(zhàn)和疫后持久戰(zhàn)?
與其摔手機,不如換手機;新機價格高,二手手機的性價比優(yōu)勢就凸顯出來——這其實也是以二手手機線上交易疫時逆行而上的原因之一。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