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碎”的留守農村人,都在被AI智能監(jiān)控“兜住”

文 | 智能相對論

作者 | 陳泊丞

“村里的四伯走了,是第二天傍晚被鄰居家的七嬸發(fā)現的。”

那晚,和家里的父母通電話,他們突然提起了這件事。

四伯雖說是父親的堂兄弟,但是也只是輩分相當,在年紀上比父親大上許多。而我從小離家,也只是在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相熟幾句,并不太清楚他的事情,只知道四嬸走得早,他還有個兒子在廣東打工,平常很少回家。

父母繼續(xù)說著四伯的事情,“夜里他起來上廁所,不小心踩空了,摔在了地上,沒人發(fā)現,躺了一夜,據說是第二天4、5點的時候就走了。”

“四哥他平時說話就小聲,沒想到到走了,也喊不出一句大聲點的,叫個人來?!备赣H補充了一句。

或許,四伯他本可以被救回來的。只是,如此平靜的夜里,又是在農村,沒有人能發(fā)現,一個活生生的人正在悄然被“吞噬”在了黑暗里。

農村里,到處是“易碎”的個體

小時候,我很少一個人在村子內外閑逛、玩耍。母親總是告誡我,“農村的環(huán)境對小孩、老人是很友好的。”

還記得小學二年級暑假后返校,班上少了一位同學,是隔壁村子的。據說,暑假的時候,一個人去村外的水庫里游泳,結果出了意外,就走了。

那時正是大中午,村里人要么去納涼,要么去吃午飯了,沒人注意到。等人被打撈上來的時候,早就泡白了臉。

時至今日,這樣的慘劇依舊在農村地區(qū)上演。今年6月份,湖南岳陽市岳陽縣毛田鎮(zhèn)道仁村道仁水庫就發(fā)生一起農村兒童溺亡悲劇:一對親兄弟在該水庫溺亡,哥哥才10歲,而弟弟只有6歲。

(圖片來自網絡)

兒童尤其是農村孩子溺亡問題,是一個長期存在且亟待解決的社會痛點。據2023中國青少年防溺水大數據報告,我國每年約有5.7萬人死于溺水,其中青少年及兒童占溺亡人數的56%,而農村地區(qū)兒童又占全部溺亡兒童的88.4%。

為什么農村地區(qū)的兒童會有如此大的危險事故?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清楚,農村地區(qū)地廣人稀,人的活動范圍也比較有限,很難時刻保持高度的關注,像小孩這種弱勢群體一旦出了什么事情,沒有大人關注到,危險就會不可避免的降臨。

“在城里,你做點什么出格的事情,立馬就會有人知道,甚至會拍成小視頻發(fā)網上,到處是人,到處是攝像頭。但在農村,以前老家有個小孩被人販子拐了,等天黑了人沒回家吃飯才被發(fā)現,那時候人販子早就坐車跑了......”

在農村地區(qū),老人、小孩一類的弱勢群體,是很容易出現意外的。不僅僅在于人為的關注少以及他們本身的自救能力弱,還在于農村未開發(fā)的環(huán)境也比較多,很容易陷入危險狀況。

今年7月,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zhèn)慶上村的劉大爺進山采菌,不慎踩空,掉落深坑,摔斷了兩條肋骨。他在深坑內躺了三天,幾近絕望。

好在消防救援隊、民警、鄉(xiāng)鎮(zhèn)駐村干部以及全村熱心村民們始終不放棄,展開了60多個小時的地毯式搜救,最終把劉大爺從深坑內救了出來。

(圖片來源華龍網)

農村不比城里熱鬧,平靜的另一面就像一個“黑洞”,殘酷地吞噬著任何處在危險狀況之下的弱勢群體。小孩溺亡、老人摔倒.....這些時常發(fā)生在農村地區(qū)的意外事件,需要有人第一時間關注到,并緊急采取應對措施,才能讓農村的平靜歸于美好。

AI智能監(jiān)控深入農村地區(qū)

父母時常感慨,如果當時堂哥(即四伯家的兒子)在家,不外出打工,或許悲劇就能避免。

但是,如果不去廣東,堂哥在家鄉(xiāng)根本找不到好的工作,一大家子人要吃飯,兩個小孩要上學——這些實現不了,何嘗又不是一個新的悲?。?/p>

在悲劇面前,再去追究人的后知后覺,大可不必。如果真要思考一個可行的辦法,或許技術的進步能為我們帶來避免悲劇的方法——當時若是四伯家里裝上一個AI智能監(jiān)控,悲劇或許就不會到來吧。

不同于傳統(tǒng)的監(jiān)控,AI智能監(jiān)控除了基本的監(jiān)控功能外,還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如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等,實現更高級別的功能,如對象識別(人臉、車牌等)、行為分析、異常檢測等,并能自動預警。

這樣的AI智能監(jiān)控之前大多用在城市里,以應對城市里高人口密度場景的各類復雜事件,例如交通領域的闖紅燈、違章停車等違法行為抓拍、公共安全領域的打架、斗毆、偷竊等異常行為監(jiān)測等等。

圖片來源網絡

如今,在湖南益陽,湖南電信在全市重要路口、森林卡口、危險水域等地段部署AI攝像頭,實現多場景的AI智能監(jiān)控。

同時,各類AI告警自動推送至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指揮中心大屏,有聲光彈窗提示,AI告警還可自動推送至基層干部的微信和短信上,包含時間、地點、現場畫面、告警類型、告警級別等內容,以此避免山火、溺亡等意外事件。

(圖源來自網絡)

同時,通過與云平臺的結合,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其他系統(tǒng)和服務,實現更豐富的功能,比如接入公安系統(tǒng)、醫(yī)療系統(tǒng)等,當不同類型的意外發(fā)生時,能緊急反饋給專業(yè)部門,以最快速度采取應對措施。

(圖源來自網絡)

“在農村,要么沒有事,一旦有事那就指定是大事。在村里住這么久,看得多了,要是能早點發(fā)現,可能就沒這么多不好的事情了......”鄰居家的七嬸后來跟母親念叨了一句。

說起來,她也是心細,見四伯一天沒出門,心想可能是出了什么事情,就竄門去看看。

但,終究是晚了一些。

用AI智能監(jiān)控,來兜住弱勢群體

湖南省益陽市某社區(qū)的劉奶奶現在對新建的天翼智慧社區(qū)贊不絕口,“自從有了監(jiān)控,小區(qū)進出人臉一一識別,小偷不敢來了,我們住得更放心了!”

對于劉奶奶而言,她可能連智能手機也玩不明白,更不懂數據安全一類的問題,但是她清楚,有了天翼智慧社區(qū)和AI監(jiān)控,她的生活更安全了。

從某種程度來說,農村地區(qū)比城市似乎更適合AI智能監(jiān)控的普及。

“城市里的人會更加關注隱私之類的問題,也會更加敏感,太多這種監(jiān)控,會有一種被冒犯的感覺......”這樣的顧慮,成了爭議不斷的社會性議題。

圖片來源@計研_小白

然而,在農村地區(qū),特別是對于老人、小孩一類的弱勢群體而言,AI智能監(jiān)控在關鍵時刻確確實實是挽救了他們的生命。當社會普遍就AI應用探討安全隱私問題的時候,像老人、小孩這一類弱勢群體需要的或許只是一份真正的安全保障。

他們需要的更多是一個好的結果,過程并不重要。在生命安全面前,技術原理也好,數據隱私也罷,這些并非他們關心的方向。

在這里,AI智能監(jiān)控是真正發(fā)揮出了人工智能技術最根本的價值和應用設想。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4-08-24
“易碎”的留守農村人,都在被AI智能監(jiān)控“兜住”
“易碎”的留守農村人,都在被AI智能監(jiān)控“兜住”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