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零食之王”,旺旺深陷“中年危機”?

1990年代,在電視廣告“你旺我旺大家旺”的轟炸下,旺旺迅速成為幾代人童年的味覺記憶。那時候,旺仔牛奶、浪味仙、雪餅幾乎出現在每一個孩子的書包、課桌和春游背包里。然而今天的現實卻不再甜美:2024財年,旺旺營收235.11億元,同比下降0.3%,一邊是利潤增長8.6%,一邊卻是銷售額止步不前,“增利不增收”的尷尬寫在財報首頁。

當年的“國民零食”如今步入四十不惑的年紀,正陷入一場關乎生存與轉型的中年危機。

01|業(yè)績停滯,“童年回憶”難敵消費迭代

旺旺靠的是大單品時代的成功邏輯:強勢廣告+超級渠道+極致成本控制。在2004至2013年的黃金十年,營收年年兩位數增長,旺仔牛奶更是在2013年突破百億銷量關口。那是屬于臺資品牌的高光時刻,旺旺與康師傅、統(tǒng)一并稱“三劍客”,總市值一度超1700億港元。

但如今市值僅剩625億,不足巔峰的四成。

這背后的根本問題,是消費市場的變化已經遠超旺旺的適應速度。2024年,中國零食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已達1.34萬億元,但前五大品牌加在一起只占5.9%的份額,旺旺僅排第五。在一個極度分散、高速迭代的市場里,靠“一招鮮吃遍天”的單品策略,已然失效。

旺旺當然不是沒意識到問題。在嘗試“拉新”方面,推出“56民族罐”、“奧運紀念罐”、O泡果奶、香蕉牛奶等新品,但多數仍停留在話題炒作和短期促銷階段。大單品旺仔牛奶增長疲軟,僅實現“低個位數”增長,而其它新品又難接力。

更致命的是,旺旺對于“新渠道”的適應明顯落后。電商、直播、社區(qū)團購早已成為主戰(zhàn)場,但旺旺八成營收仍來自傳統(tǒng)批發(fā)與現代渠道(商超、便利店等)。連被電商沖擊嚴重的線下市場,如今又被零食量販渠道“截胡”,旺旺的渠道優(yōu)勢正在被層層稀釋。

02|跨界撲空,轉型無力

面對核心業(yè)務增長乏力,旺旺這些年也不甘心做“守成之主”,先后跨界嘗試醫(yī)療、酒店、房地產、保險、美妝、寵物食品乃至養(yǎng)老產業(yè)。領域之廣,跨度之大,堪稱“零食界的恒大”。

但幾乎沒有一條新業(yè)務跑出成績。

沒有戰(zhàn)略聚焦,也缺乏系統(tǒng)協(xié)同,每一次跨界更像是追逐風口的短期投機。甚至今年3月,公司將“旺旺集團”改名為“中國旺旺”,激起一波情懷點贊,卻依然沒有帶來實際增長。

跨界不成,新品不給力,旺旺的“危機”開始向縱深蔓延。

03|飲料依賴、零食遇冷,“雙主力”雙雙承壓

從結構上看,乳品和飲料仍是旺旺的營收“半壁江山”,2024財年收入121.09億元,占總營收52%。但這塊業(yè)務高度依賴旺仔牛奶,幾乎沒有第二增長引擎支撐。而乳品行業(yè)早已從品牌驅動進入健康、功能和營養(yǎng)細分領域,旺旺尚未顯出優(yōu)勢。

米果和休閑食品則更加吃力。禮包受冷,春節(jié)銷售下滑,“高個位數”的負增長;冰品受天氣影響,營收跌幅達“雙位數”。加總來看,占比48%的這塊業(yè)務集體承壓,旺旺遭遇腹背受敵。

而當前休閑食品市場上,新興品牌快速迭代,網紅零食頻出,旺旺卻還在圍繞20年前的產品打轉。這種產品線老化、品牌調性固化的狀態(tài),在年輕消費者心中越來越顯得“陳舊”。

04|渠道變了,游戲規(guī)則也變了

曾經的渠道之王,如今在“渠道革命”中掉隊。

當年旺旺靠密集經銷網絡覆蓋全國,每個縣都有經銷商,產品鋪到最末端的夫妻店。但如今,主流消費入口早已轉向線上,年輕消費者甚至是在抖音直播間完成第一次下單。

但旺旺的經銷模式反而成了包袱。多個經銷商透露,公司仍強制要求走線下,禁止他們做電商,結果就是庫存高企、資金被鎖、利潤微薄。

過去“你旺我旺大家旺”的經銷商體系,如今正承受最大壓力。一位代理旺仔牛奶的商戶苦笑:“廠家一邊壓任務,一邊自己在電商低價搞促銷,我們只剩臨期品等著回調?!?/p>

05|品牌老化,消費者變了

這一輪零食品牌更新的根本動力,其實來自代際更替。

Z世代正在主導消費決策,他們在意的是高顏值包裝、情緒價值、極致性價比,以及快速迭代帶來的“新鮮感”。而旺旺的品牌故事,仍停留在舊時代的“回憶殺”里。

靠懷舊營銷拉回流量,不是沒有用。但沒有后續(xù)的產品創(chuàng)新和體驗升級,這些流量最終會變成一次性訪客。

而反觀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甚至一些新晉“網紅零食”,無一不是在產品層面快節(jié)奏試錯、高頻更新,這才是當下零食行業(yè)的真實打法。

06|從“童年王者”到“中年試煉”

從外部環(huán)境來看,旺旺這場“危機”并非個例。

和很多中生代國民品牌一樣,它們都面臨著市場邏輯的根本改寫。曾經的黃金年代,是依靠資源集中、單品突破、渠道霸權。而現在,則要求品牌高度敏捷、產品高度細分、渠道高度融合。

對于旺旺來說,問題不是缺情懷,而是缺戰(zhàn)略。

情懷可以帶來關注,甚至帶來一波營收反彈。但情懷不能代替產品創(chuàng)新、不能解決渠道變革、不能跨越代際認知的鴻溝。

旺旺要想重新“旺”起來,靠的不是重溫舊夢,而是重構系統(tǒng)。從組織到產品,從品牌到渠道,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重新定義——這才是一個“中年品牌”真正的出路。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5-07-03
“童年零食之王”,旺旺深陷“中年危機”?
“童年零食之王”,旺旺深陷“中年危機”?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