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網易蝸牛讀書在京舉辦了上線一周年媒體見面會,首次公開分享了網易創(chuàng)新產品蝸牛讀書的產品哲學,以及上線一年的產品成就。2017年,網易蝸牛讀書已收獲了超過600萬讀者,全平臺書籍在讀率高達97.5%,每天產生超過五萬條評論以及數(shù)千篇書評。正在互聯(lián)網內容競爭激烈的紅海里探索新的文化商業(yè)模式,為網易在文化領域帶來全新布局。在上線一周年之際,產品也正式邁入了文化2.0的時代。
讀者圍繞書籍多樣互動,用時間留下文化
網易蝸牛讀書正在與全國300多家出版社達成合作,嚴選優(yōu)質好書上架,平臺上書籍的在讀率高達97.5%。
據(jù)統(tǒng)計,在過去一年里,網易蝸牛讀書的600多萬讀者,平均每天產生筆記56142條、問題234個、回答393個、千字以上書評文章1761篇。在網易蝸牛讀書,讀者每天都在圍繞書籍、筆記、問答、書評等形式進行文化互動。
而蝸牛讀書的時間付費模式,正是打破書籍邊界的嘗試,將原本封閉的一座座數(shù)據(jù)孤島相互打通。因此在產品的2.0階段,將把筆記、書批、問答和書評等形式也作為內容索引,
在第一年的初心1.0時代,網易蝸牛讀書是想做一款簡單好用、把重心放在“讀書”上的閱讀產品,那么進入2.0時代之后,則是想做好“時間”二字,用時間幫助讀者留下文化。
蝸牛元年孵化記,從黑馬產品到打通網易文化體系
2017年是網易蝸牛讀書的孵化元年,經過二十幾人的小團隊十月懷胎式的閉門打造,在2017年3月才有了這款按時間付費、將“時間”抽象為流通貨幣的閱讀產品。
誕生初年的網易蝸牛讀書,延續(xù)了網易的創(chuàng)新基因與產品情懷,成為移動閱讀領域的一匹黑馬,陸續(xù)獲得app store、小米、豌豆莢、vivo等各大應用市場的重點推薦和年度精品獎項,也在數(shù)字出版、新聞出版等政府機構的大賽中斬獲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獎項。
初生的網易蝸牛讀書,充分整合了體系內的文化價值,與網易云課堂、有道共讀打通書籍閱讀,與網易云音樂聯(lián)合傳播了采銅的《好書精讀》課程、樂評書等項目。還與網易文化類游戲《邊境之旅》聯(lián)合營銷,與網易LOFTER合作文化尋訪之旅“網易一見”。通過各種形式的內部合作,打通了網易的整個文化體系,也逐漸成長為網易新的文化品牌。
Fun文化理念下的全新嘗試,丁磊的泛文化布局初現(xiàn)
丁磊在3月接受《中國青年報》兩會采訪時曾說,“閱讀還有個巨大的挑戰(zhàn),就是手機上好玩的東西太多了,所以要用一些非常創(chuàng)新的手段去做。”
在過去的一年里,網易蝸牛讀書圍繞著讀書展開了一系列品牌活動,如臺灣美學尋訪之旅“網易一見”,走進詩人精神世界的書店沙龍“理想的下午,正是基于網易蝸牛讀書的年輕用戶畫像、孕育出的網易Fun文化理念做出的嘗試,從而在互聯(lián)網內容競爭激烈的紅海里探索出一種新的文化商業(yè)模式。
基于Fun文化理念,網易蝸牛讀書也在本次見面會上公布了接下來的幾大重點文化動作,由網易與杭州濱江區(qū)政府合作的“網易蝸牛讀書館”將于2018年暑假面相公眾免費開放,蝸牛讀書將啟動推動年輕人閱讀的“殼計劃”、覆蓋公共空間公益閱讀的“正無窮計劃”,用技術為精神生活提供無窮可能。
正是憑借這些線上線下聚合性的全民閱讀服務,網易蝸牛讀書正在以讀書為契機,實踐丁磊在兩會中提出的“以科技服務品質文化生活、民間力量弓箭公共文化環(huán)境”的主張,打開文化生活的新消費領域,也進一步拓展了丁磊的泛文化布局。
- 零跑C11推激光雷達版 14.98萬起售 自研AR-HUD成亮點
- 稀土短缺沖擊 日產Leaf被迫減產
- AI推薦信息存疑 專家警告用戶需謹慎核實
- 寶馬全球銷量微增0.4% 歐洲回暖難掩中國頹勢
- 小米汽車30萬輛交付破紀錄:15個月跑贏新勢力賽道
- 馬斯克xAI發(fā)布Grok 4 自稱性能最強引熱議 xAI推出Grok 4 馬斯克再掀AI模型之爭 Grok 4問世 馬斯克宣稱AI性能全球第一 xAI發(fā)布Grok 4 馬斯克挑戰(zhàn)AI性能極限 馬斯克Grok 4亮相 自稱超越現(xiàn)有AI模型
- 小米自研5G基帶獲關鍵突破 芯片自主化再進一步
- 羅馬仕充電寶內幕:利潤至上,安全靠邊站
- 特斯拉Semi貨運測試終完成 六年跳票后能否兌現(xiàn)承諾
- 蘋果AI落后股價大跌 庫克領導力遭質疑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