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商品差價大使得很多人熱衷在日本做代購。
新聞背景 日本逮捕一名從事代購的中國女性
1月19日,在京都外國語大學工作的一名中國女性韓某因利用業(yè)余時間做代購而被捕。現(xiàn)年32歲的韓某涉嫌于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間將總值約36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9萬元)的日本產(chǎn)化妝品、電飯煲等寄往中國,并從中獲利約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2萬元)。
王璜:現(xiàn)在朋友圈里海外朋友做代購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有一句話說得很貼切:“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微信朋友中,誰會是下一個代購。”
蔣林:海外代購確實有市場。不光是日本,像美國、韓國、澳大利亞還有歐洲很多國家,越來越多的華人開始做代購。我的朋友圈里也經(jīng)常有人貼出代購的廣告。
李明波:確實是,這幾年從事代購服務已經(jīng)成為旅居海外中國人重要的賺錢手段。像這次在日本被捕的韓女士,三年時間里賺了50多萬人民幣,利潤率高達30%多。在過去,中國人在國外從事最多的職業(yè)是餐飲業(yè),現(xiàn)在似乎有變成代購業(yè)的趨勢。
違反簽證要求
王璜:做代購的人越來越多,關鍵還是國內有這個市場。一些同品牌的商品,中日的差價非常大。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正在提高,所以會把眼光轉向國外。
李明波: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類似的案例已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去年10月,有3名中國廚師利用上班空隙往國內倒騰尿不濕,確實掙了一點錢。但是后來被日本警方逮捕遣送回國。
韓女士做代購之所以違法,主要是因為她違反了日本出入國管理法。留日簽證分成“留學”、“就職”、“經(jīng)營”、“人文活動”和“研修”等幾大類,你拿什么簽證就做什么事情,不可逾越。
王璜:譬如說,中國廚師到日本的飯店去炒菜,他拿的應該是“就職”簽證。這個“就職”簽證規(guī)定你只能在受雇用的公司里從事符合你職業(yè)的工作。若放下菜刀去倒騰尿不濕,就屬于“資格外活動”。
違規(guī)做代購易被查
李明波:現(xiàn)在誰也不知道,旅日華人里究竟有多少人在做代購業(yè)務。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幾天旅日華人圈子里最關心的事情就是這個。
王璜:韓女士做代購被捕的案例雖然是個小概率事件,但也給在日代購的華人圈帶去了不小的震撼。我在日本做代購的朋友對這件事非常關心,或多或少有些恐慌,但更多還是抱有僥幸心理,代購的工作依舊如常。
李明波:需要提醒在日本違規(guī)做代購的朋友們,最好不要有僥幸心理。當你每次大包小包地往日本郵局送的時候,郵局可能不會管你,但是日本海關卻把你的郵寄記錄整理得清清楚楚,給出入國管理局一照會,你是否有資格做代購?是否合法?一清二楚。
蔣林:做海外代購還是要以遵守當?shù)胤蔀榍疤?,不能懷有僥幸心理,不要想著“賺一點點錢、偷一點點稅,沒什么大不了”。
李明波:在一個高度法制化的國家里,只有“安分守紀”才是生存的最大保險。
王璜:其實,在日本做代購本身并不違法,關鍵在于從事代購業(yè)務者的“身份”,也就是“簽證種類”。留學生在日本的逗留資格是留學,而你的行為一旦超出了你的簽證資格所允許的活動范圍,就違反了出入國管理局規(guī)定,就屬于違法了。
未來代購或公司化
李明波:想在日本做代購,要不量很小,要不就在日本注冊公司正兒八經(jīng)地做生意。在日本,從事代購這樣的貿易活動,只能是有法務局許可的有相關經(jīng)營資格的公司。像微博上好幾個知名大V,如今已經(jīng)開始在日本開貿易公司做代購了。
蔣林:我個人判斷,今后海外個人代購的趨勢會減弱,而公司化、企業(yè)化路線的大型代購會不斷增加。這是因為,一方面海外個人代購會有違法的風險;另一方面,隨著海外代購的火熱,有實力的經(jīng)銷商會抓住商機,而且他們會有更多的資源提供優(yōu)惠和便利,還有專業(yè)的團隊進行管理,規(guī)范性和安全性也更強。
還有一點,隨著海外代購的升溫,國內外都會加強和完善相關法規(guī),特別是對偷稅漏稅的現(xiàn)象抽查得更嚴格。這些因素,都會促使大型代購公司的壯大,或者國內外購物網(wǎng)站、購物公司的合作發(fā)展。
李明波:對,像美國亞馬遜等購物網(wǎng)站都已經(jīng)開通了直郵中國的服務。
蔣林:我也想提醒熱衷“海淘”的買家,不一定要跟風買代購的東西。海外代購的成本高,除了商品本身價值外,還要算上郵費、關稅和代購費等附加費用。此外還有一個特別不確定的因素,就是時間。一旦被海關抽查,很難講什么時候東西才能到買家手里。
- 學而思新三款學習機震撼上市:創(chuàng)新雙核大模型助力,2699元起顛覆學習新體驗
- 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與京東618雙促聯(lián)動,購物狂歡一觸即發(fā)!
- 閱文攜手日本CCC 首開海外閱文IP主題快閃店:探索文化融合與創(chuàng)新之旅
- 奇富科技TRIDENT框架成功問鼎AI領域頂級會議,引領多模態(tài)大語言模型新潮流
- 特斯拉FSD司機監(jiān)控被指過于嚴格,馬斯克回應將改進:確保安全是第一要務
- AI取代人力:IBM CEO談自動分析電子表格,數(shù)百名員工面臨失業(yè)
- 李想薪酬疑云揭秘:6.39億年薪成謎,官方辟謠:實際薪酬僅266萬
- 理想汽車辟謠李想年薪6.39億:打破謠言,還原事實真相
- 特斯拉自動駕駛出租車蓄勢待發(fā):得州工廠搶購鑄件,Cybercab明年量產(chǎn)
- 對抗蘋果稅巨額費用 Epic:已付出超1億美元,對抗巨頭不易!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