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知識轉述師”: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職業(yè)分工

2019年5月26日,得到App正式上線3周年?!傅玫健箞F隊通過16場主題演講,完整公開了從事知識服務3年來的工作心法。

得到App知識轉述師懷沙在當天分享了在知識服務平臺做轉述師的心得和經驗,向行業(yè)、用戶全面介紹了“知識轉述師”這一新分工。

以下為演講全文。

很多人一聽到我的聲音,就感覺是萬維鋼來了。沒錯,我平時的工作,是在得到App上《萬維鋼·精英日課》欄目和《每天聽本書》欄目,擔任轉述師。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的內容是:轉述師是什么?

一、自我介紹:一個非典型轉述師

首先我介紹一下我自己:其實我本應是一個播音員。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我在大學期間經受過完整,針對一個“播音員”的訓練。

而且在畢業(yè)的時候,我的成績相當不錯。我還記得,我是代表我們這一屆學生,在全班畢業(yè)典禮上講話的那個人。

這是我唯一能找到的,我當時在試鏡時候的照片。

但是,我在畢業(yè)后,卻沒有成為一個播音員。

因為我在播報新聞的時候,有一個致命問題:我老喜歡改詞。

對于一個播音員來說,改詞,是一個不能接受的缺點。

解密“知識轉述師”: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職業(yè)分工

但為什么,我總忍不住改詞呢?因為每次我拿到那個文縐縐的書面語,我一邊播講,我就一邊心里擔心:這么說話是不是太正式了,這有人聽嗎?別人會不會不喜歡我這么說話啊?越這么想,我就越忍不住把詞兒換成對方能聽懂的語言,重新表述一次。

而對于一個新聞主播來說,這是一個不可接受的缺點。但我從來沒想過,這個“缺點”會在日后排上用場。

很自然地,我沒能成為一個主播。

我成為了一名科學紀錄片導演。其實相比播音員,我更喜歡這個工作。因為它的工作本質,就是讓我用自己的語言,幫你總結,并且描述這個世界。我做得也相當不錯,2009年,我拍攝的《哭泣的海龜》,獲得國家廣電總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得了這個獎之后,我也升官了,我也當上了制片人,負責科學類紀錄片節(jié)目的制作。

但讓我沒有想到,我這個非典型播音員,居然在2016年轉行了——我在一個音頻軟件里,把自己的老本行撿起來了,我成了一個:知識轉述師。

為什么?

因為我趕上了一個世代的大潮:聲音的回歸

二、聲音的兼容性

我們知道,人有“視聽嗅味觸”這五感。

而在這五感里,聲音有一個無法替代的巨大優(yōu)勢,就是他的兼容性非常最好。

跑步、開車、通勤、做飯、甚至洗澡和打游戲的時候,聲音都可以非常溫柔地填補進來。請問,你能一邊開車一邊看電影嗎?

在今天,肩上掛著耳機是都市生活的常態(tài)。甚至有人說:

耳機已經代替了帽子,成為遇到尊敬之人才需要摘下來的東西。

沒錯,我們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無論做什么,我們特別不希望我們的耳朵閑著。

請注意,閑著的耳朵,這是一個關鍵詞。事情悄然發(fā)生了變化。

我在接受播音員培訓的時候,我們面對的從來都不是閑著的耳朵。而是那些全神貫注的優(yōu)質注意力。我們都默認,人們是全神貫注在聽我說的,甚至盯著我的畫面的。面對這樣的優(yōu)質的注意力,你確實可以犧牲信息的友好度,追求信息傳達的完備性和嚴肅性。

但面對那些“閑下來的耳朵”,我這個總怕別人聽不懂我的話非典型播音員的機會就來了。

好,讓我們還是回到我們演講的題目:知識轉述師,它是做什么的呢?

一個轉述師總是會被認為成下面四種職業(yè)。

三、轉述師不是什么?

播音員。說書的。老師。聲音表演者。

下面我來給你一一分析。

1、播音員

我們先來看最左上角,播音員。

轉述師和播音員有兩大區(qū)別:

(1)我完全理解我的稿子嗎?

(2)我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嗎?

一個好的播音員,是可以一字不錯地完整念讀稿子的。

比如,像下面這段話:

20世紀所經歷的深刻的觀念轉變,進一步對笛卡爾的形而上觀的可信性提出了質疑。而最近的女性主義與后結構主義批判已經解開了主流科學活動的神秘外衣,暴露了其隱含在客觀性表現下的意識形態(tài)控制。——摘自“索克爾實驗”。

一個合格敬業(yè)的播音員,是要能完整連貫地把剛才這段話讀下來的。他是可以不明剛才這一段話說的是什么,實際上,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明白剛才這段話說的是什么。

但是,一個知識轉述師不能播講自己聽不懂的東西。在得到,一個知識轉述師獲準拒絕播讀這樣的稿子。我的正確反映應該是去找到我這篇稿子的同事,這段話我的用戶會聽不懂的。我們一起來把它改成人話吧。

好,這是轉述師和播音員的第一個區(qū)別。我們是否理解我的稿子。

第二個區(qū)別在于,轉述師代表的是一個人。而播音員不是一個人,它所代表的是公信力。

所以,很自然地,一個播音員,要模仿的,其實是一個人類在部落時代,一個男性首領的聲音。

為什么要聲音洪亮,底氣十足?因為底氣說明這個人身體很健康。這也是領袖身上的要件。為什么就算是女播音員也要使用偏成熟的男性化的聲音,因為這樣的嗓音意味著成熟、經驗、和權力。為什么在措辭上,不選擇那些柔化的語言?比如,我們平時說話會出現大量的“的了嗎呢”,在新聞里不能出現,因為它們是口語,口語代表了可商榷。但播音員播講的內容不是,這事說出來,就定了。

播音腔在那樣的應用場景下,肯定是最適合的。但它帶來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這種說話方式容易讓人疲憊。原因很簡單,誰愿意長久地面臨一個首領呢?

還記得嗎?我們要爭取那些閑下來的耳朵。

什么能吸引閑下來的耳朵,首先,我不比你有任何更多的身份優(yōu)勢,地位差距,但我也不必你低,我在播講的時候,從來不管你教您。沒有人會管自己的哥們叫您。我之所以能給你講,是因為我比你在這個知識上多花了一點時間,現在我愿意分享給你聽。

2、說書先生

我們再來看,說書的。

說書先生也是朋友,兩人地位平等,這種狀態(tài)似乎很相似。

但兩者有一個區(qū)別:我希望激發(fā)你的那種認知模式?

我們想想,說書先生的播講有下面幾個特點:

(1)他說話非常熱鬧,趣味性很強。雖然你覺得他可能在夸大事實,但他讓你很開心,不招人煩。

(2)他說話的時候,會釋放一些信號,讓你進入一種,夜晚圍著火堆的浮想聯翩的模式。比如單田芳先生那個招牌方式講述方式:“那個風啊,嘩嘩嘩嘩嘩嘩”。這些嘩嘩嘩,只有一個功能,就是營建了氣氛。

(3)他說話的時候,他會把細節(jié)全部展開,段延長你的接收信息的時間。

這么一分析,你就明白了,轉述師和說書先生差別恰恰就在這三點上。

首先,我不會夸大事實,只為了追求說得更熱鬧。我更希望你認為我是一個可信的人,而不是可愛的人。

其實,我不想用我的音色把你的信息接受模式調整成想象力模式。對于單田芳先生描述的那種風,一個轉述師會說:哎呀,那天晚上風特別大,至少能有10級。

最后,我們絕不是來幫助你消磨時間的。你的時間很寶貴,我是來給你省時間的。

3、老師

那我們看,轉述師需要是一個人,說話可信,還要理性。那他是一個老師嗎?不一樣。

老師和轉述師兩大的區(qū)別:

(1)如果沒聽懂,責任在誰?

(2)面對知識,我們應該采取什么姿態(tài)?

第一點,責任當然在你學生身上。這點規(guī)矩還是懂的,聽不懂主要怪學生。我們誰也沒試圖在氣??季戆l(fā)下來的時候和老師辯論。

第二點,面對知識的姿態(tài)高低問題。有很多老師,他會默認自己位于一個知識高崗上。他的感覺是:噢?這個知識你居然不知道,這當然怪你。你有義務填補這個空白。

但作為一個知識轉述師。首先,你沒聽懂,怪我。我們小時候都都老師這么說過:我教你的東西,你怎么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潛臺詞是,問題出在你們的兩個耳朵之間的腦袋上。但作為一個轉述師,我們永遠認為,問題是出現我給你的信息上。為什信息老是從耳朵往外漏,不是腦子的問題,而這個信息沒有轉碼成你大腦易于接受的制式。

如果一個知識真的好,我們一定能找到一種辦法,讓你覺得它好。

這么說有點空,我們來看個例子:多維時間序列斜方差矩陣降維。

一個老派的老師會說:今天我們來講:多維時間序列斜方差矩陣降維。這個東西很有用。你聽,老師的這個語氣,意思是,這東西你怎么能不知道呢?

而一個轉述師會說:今天我們來看一個概念:多維時間序列斜方差矩陣降維。我們的語氣是,這是什么東西?這是人類能理解的嗎?但是,一個這么變態(tài)的東西,居然被人類發(fā)明出來了,應該有它存在的原因,你愿不愿意聽我說一說?

4、聲音表演者

最后一個是聲音表演者。

區(qū)別:聽眾喜歡上你的“因果關系”是什么?

一個好的轉述師,和聲音表演者最大的區(qū)別是。聽眾喜歡上你的 “因果關系”是什么。

這話什么意思?我們知道,有很多電臺主播,聽眾非常愛他們的聲音,甚至會出現,你說什么都行,只要是你的聲音播出來的就行。你看,這個模式是先愛聲音,再愛內容。

為此,很多聲音表演者會想辦法增加自己聲音的顆粒感。比如選擇收音效果特別好的麥克,通過壓低音量來增加那種耳語感,有人甚至會特別抽煙喝酒,想辦法讓自己得上一種器質性的病變,叫“聲帶小結”。楊坤就有這個病,所以他的聲音才像磁石一樣的迷人,也確實很好聽。

但是,作為一個轉述師,我們希望你們喜歡我嗎?當然希望。我們希望陪伴在你身邊。但是我不希望你們過度關注我聲音的細節(jié)。我們對音質不重視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我們要是在外面出差的時候來了稿子,就蒙著被子,用蘋果手機自帶的耳機錄出來的。只要邏輯重音沒錯,知識說清楚就好,我們并不追求聲音本身的美感。

當然,也有用戶在后臺留言說:你的聲音很好聽。為什么?原因很簡單,是因為優(yōu)質的內容,比如萬維鋼精英日課,這個內容打動了你。讓你覺得這個人的聲音每次一說話,總能說到里你心里去,反過來,你才對這個聲音產生了喜愛。那歸根結底,打動你的還是知識。

所以,一個用戶怎么喜歡上自己,聲音表演者和轉述師的因果邏輯是顛倒的。

四、轉述師是什么?

好,說了這么多。

你可能會說。哎呀,現在,你總改告訴我什么是轉述師了吧?

——可以了。

我們還是回到之前的那張圖。

我們看,這四者的交界地帶,它就是轉述師。這個圖不一定嚴謹,但是它是一個示意圖。但你明白我的意思。

這個圖表達了這么幾層意思:

1、轉述師夾在四個行業(yè)的中間。那這是在夾縫中生存嗎?我覺得不是,我恰恰認為,這說明轉述師可以向四個轉述師吸取優(yōu)秀的經驗。同時由于轉述師的板塊很小,任何一個附近的板塊升起,都會給中間的板塊施加一個上升的力。

2、轉述師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職業(yè)。

首先,你要像播音員一樣,普通話標準,音質好。

其次,你要像說書先生一樣,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有趣的朋友。

再次,你要像一個老師一樣,說話可信,嚴肅理性。

最后,你要像一個聲音表演者一樣,讓你的聲音成為一種長久的陪伴。你要讓別人喜歡你。這個世界很復雜,知識很多,轉述師愿意陪伴在你身邊,持續(xù)地和你分享我們對世界的感悟。

其實說到這,再回頭看。為什么我能成為一個轉述師。也許和我經歷有關系,播音科班出身、主持人、紀錄片導演,電視臺制片人。其實所有的這里經歷,都在為我成為一個知識轉述師作著準備。

3、轉述師是一個高自尊的行業(yè)

最后,我們看,轉述師的壁壘很高,這也帶來一個必然結果。壁壘一旦筑起,你面對市場就會有很強的不可替代性,你會變得非常硬氣,非常自尊。而這份自持和自尊,恰恰是一個知識生產者在面對用戶、面對知識,和面對世界時,最好的姿態(tài)。

最后,我正式向所有看到這場直播的人發(fā)出邀請。如果你有還不錯的聲音,你是一個對知識有興趣的,對生活興致盎然的,嚴肅而不失風采的知識愛好者。加入我們吧,在這一行業(yè)始創(chuàng)者的名單上,將會有你的名字!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5-31
解密“知識轉述師”: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職業(yè)分工
2019年5月26日,得到App正式上線3周年?!傅玫健箞F隊通過16場主題演講,完整公開了從事知識服務3年來的工作心法。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