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13日消息(艾斯)據(jù)LightReading報道,Open Network Automation Platform(ONAP)已發(fā)布第二個軟件版本——北京,該版本的重點在于使這一自動化平臺更易于部署,并且旨在提高可用性、可管理性、可擴展性以及更實用和商業(yè)化方面的增強功能。
盡管多家網絡運營商——包括AT&T、貝爾加拿大公司(BCE)、中國移動、中國電信、Orange、Verizon通信和沃達豐集團都在整體或局部部署ONAP軟件,但是這一野心勃勃的開源項目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公眾認為這是一項尚未成熟到可以進行商用部署的項目。隨著北京版本的發(fā)布,ONAP正在改變這種看法。
Linux Foundation總經理Arpit Joshipura表示:“全球運營商已經完成了很多偉大的工作。通過北京版本,我們以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提出這些問題,也即部署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團隊在所有這31個項目中一直在廣泛關注這些方面。”
相較于阿姆斯特丹版本而言,北京版本在體系架構方面的變化之一是集成了外部北向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如今年年初宣布的那樣,ONAP正在融合TM Forum和MEF完成的工作。TM Forum合作研發(fā)副總裁Ken Dilbeck表示,其團隊已經調整了時間表和工作方式,從而適應更快的開源速度,并定期提供代碼更新,以響應來自ONAP成員的需求。
“TM Forum中有一種意識,那就是我們需要按照行業(yè)的速度來發(fā)展。”Ken Dilbeck在采訪中表示。“這是一種文化變革,意識到他們正在努力實現(xiàn)更快的時間表,并且我們需要以不同的速度處理事情。所有事情都非常務實和實際。”
根據(jù)Arpit Joshipura的說法,實際結果是,ONAP現(xiàn)在可以在多運營商運營支持和業(yè)務支持系統(tǒng)之間進行標準化。他補充說,與其他標準開發(fā)組織(SDO)并行工作的能力,是ONAP不斷發(fā)展的關鍵所在。
Heavy Reading高級分析師James Crawshaw肯定了北京版本的架構和實用性進步,并預期隨著這一版本及下一版本——卡薩布蘭卡的發(fā)布,將會有更廣泛的成員積極參與其中。
“他們似乎在架構(TMF/MEF API和對微服務/Kubernetes的支持)和可部署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進展,降低了采用的門檻并提高了自動化水平。”他表示。“雖然2018年第二季度的代碼提交仍然主要來自于AT&T、華為、Amdocs、中興通訊和英特爾,總計比重在75%以上。但更多運營商參與了試驗。除了那些最主要的ONAP支持者(AT&T、中國移動、中國電信、Orange、貝爾加拿大)外,Verizon和沃達豐現(xiàn)在似乎也非?;钴S。并且德國電信也一直在為下一版本提交用例和功能需求。至少運營商應該利用可用的免費教育資源了解下ONAP,即使它們無法承諾對其進行試驗。”
可部署性的七個維度
Arpit Joshipura提高了北京版本聚焦的七個方面,包括可用性、安全性、可管理性、穩(wěn)定性、可擴展性、性能和彈性。北京版本在每個類別中都增加了特定的增強功能,例如同時增加了Kubernetes和基于HEAT的平臺管理,同時改進了可用性流程和文檔/用戶指南,并增加了72小時吸收試驗來驗證所有31個項目在生產使用中的系統(tǒng)行為。
Arpit Joshipura指出,通過解決諸如易于擴展和提升安全性等問題,所有這些都旨在使ONAP更容易作為平臺被使用,或者作為單獨的模塊進行使用。除了作為北京版本一部分的體系結構變化和功能增補外,這些改進還包括代碼、流程和認證的組合。
“北京版本的架構與阿姆斯特丹版本看起來非常相似,除了我們從所有項目中提取出的許多共同功能和常見東西外,例如建模、集成和VNF驗證等。”他說。
集成北向API是體系結構變化之一。第二個變化則涉及ONAP運行管理或OOM,它現(xiàn)在支持遷移至Kubernetes上基于微服務的部署。Arpit Joshipura表示,第三個變化是圍繞共同服務方面,涉及允許基于政策進行優(yōu)化的ONAP Optimization Framework (OOF)項目,和一個名為Music的新項目——該項目聚焦于全球部署的多站點支持。第四個變化涉及行業(yè)模型的協(xié)調——諸如Tosca、Yang和Heat,這樣一來,信息建模、集成和VNF驗證可以以一種常見方式完成。
ONAP成員將于6月19-22日在北京舉行“卡薩布蘭卡版本開發(fā)者論壇”(Casablanca Release Developer Forum)會議。
- 咖香匯客 鐵塔有約 | 上海鐵塔助力2025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jié)樂享“無界”
- WinWin高端訪談:菲律賓Smart以5G Max推動體驗進化,重新定義5G價值邊界
- 通用人工智能備受矚目,但工業(yè)人工智能將發(fā)揮巨大作用|觀察
- 到2029年,交通管理市場預計將達到757.4億美元
- 為什么核能可能是滿足人工智能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的關鍵
- 到203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預計將達到5372.7億美元
- 為何“脫碳”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
- AI和AaaS如何助力企業(yè)IT轉型
- 聚焦“智聯(lián)、智艙、智城”,中國移動發(fā)布“AI CAR”服務體系
- 中國電信柯瑞文:適度超前開展智算建設,進一步強化云智一體能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