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消息(水易)在今天下午舉行的2022中國光通信高質量發(fā)展論壇——全光數據中心研討會上,新華三集團交換機產品線產品管理部部長陳伯超發(fā)表《算網融合時代的高速光互聯方案》的主題演講。
當前,數字化轉型進程正深入每個行業(yè),在“東數西算”背景下,算力已成為“資源”,能夠像水和電一樣靈活按需索取。這一過程中,數據將成為新的生產力,要推動從“數字化”向“數據化”的轉變。因此,在建設下一代ICT基礎設施時,要在算力服務架構和算力資源調度方面下足功夫。
網絡成為算網時代業(yè)務價值核心
陳伯超表示,算網融合時代,網絡將成為算力所能應用和部署的重要承載手段,其角色發(fā)生將發(fā)生根本改變。總結來說,一張網鏈接所有的算力中心,完成低時延、安全通信、確定性服務,業(yè)務感知與調度,網絡成為業(yè)務價值的核心。
當然,算力網絡的未來前景很美好,但仍需克服以下三大挑戰(zhàn)。
第一,數據量爆炸式增長,催生更高、更快帶寬需求。數據中心內部隨著服務器性能的提升,網卡的吞吐率持續(xù)升級演進,未來數據中心400G帶寬將成為主流。同時隨著5G的普及,在5G終端接入速率以及終端接入能力的雙重疊加下,未來承載5G網絡的骨干網一定是400G甚至更高速率。
第二,高密算力時代,海量數據傳輸如何獲得高效保障。數據中心內部,計算、存儲、網絡三大技術體系并存,近年來隨著計算、存儲技術的不斷升級,其性能已經提升近百倍,但是數據中心的算力并未得到同步提升,網絡通信時延成為算力進一步提升的主要矛盾點。
陳伯超介紹,為了解決這一矛盾點,業(yè)界一直在探索:計算體系采用IB+RDMA技術,存儲體系采用FC,通過IB的低時延和FC的無損進行優(yōu)化,但這兩種協(xié)議相對封閉,同時價格昂貴,在大規(guī)模普及方面存在障礙。為此,新華三建議采用全以太網的方案,在IP體系下疊加RoCE協(xié)議,實現無損和低時延,但是仍要解決IP體系缺乏丟包保護的缺陷。
第三,算力服務體系下,算力資源和算力需求的動靜矛盾凸現。以自動駕駛為例,當汽車行駛了一段時間后,如果仍然需要對路況進行分析,那么之前為它服務的算力中心還是不是最優(yōu)的選擇?因此,如何快速實時感知需求端和供給端的變化,提供動態(tài)的算力調度能力是關鍵。
四大關鍵能力服務算網融合時代
為此,新華三提出最新的算網融合解決方案,通過大帶寬、大統(tǒng)一、智感知、智運維4個層面解決上述3大挑戰(zhàn)。
大帶寬方面,新華三率先在業(yè)界推出400G方案,并攜手思博倫進行了高密測試,順利通過400G端口高密單板轉發(fā)測試,性能強勁,更重要的是通過硬件優(yōu)化,實現單比特能耗的大幅下降,減輕在雙碳趨勢下的能耗壓力。同時在網絡設備設計上進行了諸多創(chuàng)新,包括PCB板材、機架設計、通風面積設計,為目前主流的PAM4及未來編碼模式做充足的準備。
大統(tǒng)一方面,數據中心內部,計算存儲網絡三大技術體系并存,傳統(tǒng)組網各自分離,三套網絡、三套產品、三種運維、三班人員,帶來成本和運維等方面的挑戰(zhàn)。新華三提出全以太組網,三網全融合,實現一種網絡,一種網卡,SDN智能運維,為了解決IP協(xié)議的天然不足,引入AI預測、RoCE,實現無損和低時延。經過測算,從三種技術到一種技術,TCO下降50%,從三張網絡到一張網絡,TCO下降30%。同時,高密算力提升30%,存儲性能提升90%,統(tǒng)一運維效率提升35%。
智感知方面,新華三構建了全新的算力平臺,收集網絡中所有算力中心的算力資源,同時在該平臺上部署高性能人工智能技術,根據需求端和資源供給端的情況,自動調配網絡中合理的路徑,把算力需求傳送到算力資源的資源池中??偟膩碚f,通過智感知的手段,可以將算力資源發(fā)揮到最大化,更高效的為算力需求服務。
智運維方面,作為傳統(tǒng)設備廠商,新華三在現網積累了大量運維經驗。通過經驗總結,新華三以AI賦能,構建多層可視,問題預判&感知,根因定位、影響分析,三種閉環(huán)的技術手段,幫助客戶盡早盡快發(fā)現定位網絡中的潛在風險。
陳伯超介紹,基于這一全新的算網融合解決方案,新華三積極推進高速光互聯產品的布局,能提供超寬400G架構、智能網絡感知、智能算力感知等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目前這一算網融合解決方案已經在部分客戶中得到一些正向反饋。”陳伯超介紹,通過架設400G,滿足未來3-5年業(yè)務需求;三網合一,架構統(tǒng)一、技術統(tǒng)一節(jié)省的大量投資、運維、人力成本,可投入到更有價值的創(chuàng)新型工作中去。
面向未來,新華三將在算網融合解決方案的基礎上,積極探索DC內、外算&網一體化應用,技術創(chuàng)新,場景創(chuàng)新。陳伯超表示:“新華三的愿景是,能夠為未來的算網融合時代打造高效可靠的光互聯基礎架構。”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