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貝殼找房被冠上了“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的稱號,登陸紐交所,股票代碼為“BEKE”,開盤價35.06美元,較20美元的發(fā)行價上漲75%。截止收盤,貝殼找房股價上漲至37.44美元,市值達到422億美元,截止8月19日最新股價更是高達456億美元。
貝殼找房作為全國第二大交易平臺,由線下地產經紀巨頭鏈家轉型而來。從暴漲的市值來看,貝殼找房給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但是其背后的隱憂也不容忽視。
連續(xù)虧損,行業(yè)標準“隱晦”
貝殼找房急于IPO,不顧虧損集資上市。招股書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至2019年,貝殼找房三年間實現(xiàn)凈虧損分別為為5.38億元、4.28億元、21.8億元,合計超過31億元。2020年內,貝殼找房虧損仍未改觀。據(jù)招股書信息,貝殼找房在2020年一季度凈虧損12.31億元,虧損額度已超2019全年虧損總額的一半。
據(jù)悉,貝殼找房的營收主要由現(xiàn)有房屋交易服務、新房交易服務、新興及其它服務構成,其中又以現(xiàn)有房屋交易服務為主。貝殼找房雖然集資上市,市值暴漲但是資本狂歡的背后也是有憂患的。據(jù)了解,房產標準化已經成為房產電商領域的“心病”,買房雖是必需品,但不是消耗品,這種低頻的特性讓整個房產電商領域的成交量一直處于較低水平,但也是整個房產電商行業(yè)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貝殼CEO彭永東曾表示,貝殼所面對的是一個供給不確定、需求不確定、條件也不確定、意愿也不確定的市場。簡而言之,房產沒有標準化,就使得貝殼找房擁有很大的不確定,房源、客戶都易流失,沒有明確的流程,也無法更好的服務客戶。
在江湖老劉看來,連續(xù)虧損的貝殼找房毅然上市,究其背后的原因肯定是為了更好的發(fā)展,更好的瓜分房產電商這一塊大蛋糕。上市后的貝殼找房雖然市值暴漲但隱患不斷。行業(yè)沒有標準化,這是貝殼找房需面對的重大難題,未來之路也注定困難重重。
同行圍剿,成為“眼中釘”
按照互聯(lián)網同質化競爭法則,貝殼上市之后,必將成為對手58同城和安居客的“眼中釘,肉中刺”,遭到圍剿是不可避免的。貝殼與58同城及安居客最主要的不同在于二手房板塊。58同城是收會員費加競價排名的模式,貝殼收取的是交易手續(xù)費,貝殼力求真,旨在展示真實的房源信息和價格,推動買賣雙方的交易加速。
除了前有追兵,后起之秀也在追趕,互聯(lián)網巨頭阿里、京東不斷加大對房產電商的投資,正在落子布局。阿里已經投資易居,以持股85%的第二股東身份合資成立在線房產交易平臺。京東也已經上線自營房產業(yè)務,加入房產賽道,并且采用直播形式進行賣房活動。
在江湖老劉看來,房地產電商蛋糕越分越小,貝殼找房上市必然會遭到圍剿。貝殼玩平臺,58安居客玩流量,房多多玩渠道?;ヂ?lián)網大佬阿里、京東插足,流量、資金方面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盡管貝殼找房上市,但是其競爭對手強勁,自身短板仍然明顯。
售后不靠譜,客戶流失
眾所周知,用戶在房地產行業(yè)花費百萬甚至上千萬消費時,基本都是保持著理性,但是房產標準化不夠完善,用戶在決策閉環(huán)中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口碑成為房產電商行業(yè)的重點。
所以擁有靠譜口碑的房產電商成為客戶心中首選。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輸入“貝殼找房”時,顯示有240條投訴量。日期較近的一條投訴是寫“貝殼找房上面租房,退房時亂扣費,多方溝通無果,相互推諉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p>
據(jù)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此類投訴不斷。這也反饋出貝殼找房的售后服務達不到“靠譜”的標準,客戶因此流失,導致本就不大的蛋糕越做小。
在江湖老劉看來,客戶選擇房產電商無疑是相信靠譜的、信譽好的大平臺。但貝殼找房被曝出問題頻出。貝殼找房現(xiàn)已上市,知名度更高了,公眾對其“靠譜”二字要求也會隨之提高。但就目前來看,貝殼找房仍需自我警醒。未來,希望貝殼找房不斷約束自我行為,增強售后服務。
總而言之,房地產電商的后半場仍在繼續(xù),對于貝殼找房而言,上市僅僅只是意味著征途的開始。
江湖老劉,TMT行業(yè)觀察者,社交電商行業(yè)分析師,知名IT評論員。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 為什么想要做成一個電商平臺會這么難?
- 異構智算 本地引擎|聯(lián)想推出六大創(chuàng)新黑科技,引領中國算力變革新時代
- 真相曝光,不僅殲10建功,連落后的梟龍也暴揍陣風,震撼全球
- 算了算上周“賬單”,很多人開始期待“靈活休假”
- AI大模型的商業(yè)“回旋鏢”,重新落到了云計算丨貿易戰(zhàn)下的產業(yè)韌性(二)
- 被關稅“重壓”出來的本土充沛算力資源丨貿易戰(zhàn)下的產業(yè)韌性(一)
- 華為又有劃時代產品問世,鴻蒙電腦打破西方長期壟斷
- SID2025啟幕在即,TCL華星將攜APEX臻圖和印刷OLED全家桶重磅亮相
- 城市感知網絡體系,構筑全域數(shù)字化新基石
- 梁建章,給攜程「點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