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來自Canva
網盤大戰(zhàn)2.0時代正在到來。在8月份阿里云網盤APP被曝光后,近日的2020云棲大會上,阿里云又發(fā)布了云電腦“無影”,在解讀“無影”時,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認為“未來每個人在云端都會有個賬號,有個云空間,照片視頻等都會上傳至云端。云端不僅是一個網盤,有很多分析能力?!?/p>
初步看來,阿里云想做的是其實是個人云,或者說網盤2.0或3.0模式。很顯然,阿里將直面目前市占率高達85%的百度網盤,盡管阿里云不僅僅想做網盤。
在2016年的那波個人網盤退賽潮后,阿里云當前的高調入場,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個人網盤,或者說個人云正在重新成為資本和巨頭重視的賽道。
重新殺回
在今年的阿里云網盤之前,阿里旗下其實有過很多網盤產品,比如酷盤、UC網盤。但這次做網盤的是阿里云,而“云影”的定位是云電腦,按照阿里云的說法,“云影”依托可插入實體卡,在任何屏幕設備上都能訪問云端的文件和應用。
從概念和定位上看,阿里云的這一產品面向的是未來個人管理云端資源的全部需求,而初代網盤的存在價值主要是滿足個人儲存、分享和查看等基礎需求。兩者區(qū)別主要在于“計算”,初代網盤的主要功能是“云”,未來網盤的主要功能是“計算”或者“分析”。
基于此,阿里云重操舊業(yè)或許還有這樣一層戰(zhàn)略意義:用云計算產品和服務,實現對個人或私人需求市場的滲透,以在未來個人云市場占據一定的先發(fā)優(yōu)勢,并建設2B、2C、2G的全域云服務生態(tài)。
一方面,在在線辦公、技術研發(fā)等場景下,個人云與企業(yè)云有明顯的重疊需求,個人辦公可以組合成團隊辦公,而團隊辦公可等同于企業(yè)辦公。比如釘釘、WPS、有道云筆記這些產品的云服務功能,可以同時滿足個人和企業(yè)的相關需求,在這一場景下,個人云和企業(yè)云需求是緊密綁定的。
另一方面,激烈競爭和市場需求膨脹刺激了阿里云們鋪設服務器的速度和規(guī)模,由于企業(yè)業(yè)務一般周期性很強,所以帶寬和算力資源在某些時間下會有閑置,這部分資源如果能夠被有效用到個人云場景下,則可以帶來更多變現機會。
所以說,特殊場景需求互通、閑置資源有效變現,目前看來,是阿里云選擇切入個人云賽道最大的兩個動機。
網盤其實是紅海
雖然阿里云重新高調殺回,但網盤賽道的競爭情況實際上非常復雜,環(huán)顧更廣泛的網盤賽道,連百度網盤都不能說有很大的競爭優(yōu)勢。
網盤可以延伸為云盤、云空間,在這個定義下,網盤類產品的種類就非常豐富了。一種是前面提到的辦公娛樂內嵌的云服務,這類產品有釘釘、WPS這種企業(yè)辦公應用,也有網易云音樂、QQ這種泛娛樂應用。
另一種是智能終端產品自帶的云服務應用,比icloud、華為云、小米云等,這類產品如果按終端出貨量計算的話,那么大廠的云服務用戶往往都是數億規(guī)模了。
目前來看,云空間服務幾乎是所有可以提供文件服務應用的標配,只要用戶來這里可以傳播文件或者下載、上傳文件,那么網盤服務就可以算作一種剛需。這么看來,絕大多數用戶使用的網盤產品其實不止一個。
當然,關于網盤賽道的參與者,還有另一種分類法,就是專有網盤產品和綜合網盤產品,像百度網盤、阿里云網盤、騰訊微云等,屬于綜合網盤產品,服務于個人的所有文件處理需求,而與單個應用綁定的網盤或云盤功能,則主要服務于應用內的文件處理需求,所以屬于專有網盤產品。
無論如何分類,網盤賽道實際上已經是個紅海,從應用到終端,大家都在以就近提供云服務的方式獲取用戶。這對阿里云這樣的新入局者其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除了百度網盤,還有大量很不好對付的有顯著壁壘的強敵。
個人云的鴻溝
雖然阿里云強調自己做的不只是網盤,而是面向未來的個人云,但目前來看,真正意義上的個人云實現,還有一些難以逾越的鴻溝。
統(tǒng)一是最大的難題。一方面,個人處理文件的場景是碎片化且分散的,比如一個人在工作時會使用WPS云服務上傳或下載工作文件,在其他娛樂時間會使用相應APP的云空間功能,而手機里的照片視頻又放在了手機廠商的云盤里,這樣的使用習慣決定了個人很難將所有文件放到同一個網盤產品中。
另一方面,不同產品和企業(yè)之間有天然的數據壁壘,只有極少數產品會有數據互通和共享功能,所以企業(yè)無法向個人提供文件或數據統(tǒng)一處理的服務,因為企業(yè)無法在繞過個人的情況下,獲取其需要的文件和數據。
其次是需求升級問題。目前來看,個人對文件處理的需要主要包括儲存、下載、上傳、查找、分類、分享等,這些需求其實比較簡單,比較初級。所以說,目前的網盤產品,基本已經可以滿足個人所有的云服務需求。
個人不像企業(yè),不需要處理業(yè)務數據,不需要管理用戶,所以也就很難有“分析性”的需求產生,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個人云服務的功能上限,對網盤企業(yè)的變現空間也會有很明顯的限制。
不可逆趨勢
真正意義上的個人云雖然遙遠,但阿里云的入局,其實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在這個信號下,云計算時代的第二階段——個人云,有望掀起一場大規(guī)模的應用挖掘潮流。
而其中的某些不可逆趨勢,將成為這一潮流的主要驅動力。還是以辦公場景為例,目前個人辦公和企業(yè)辦公或團隊辦公的邊界正在越來越模糊,這在一定程度上,將使企業(yè)對云服務的部分需求轉向個人云或私人云。
在另外的一些領域,個人云與企業(yè)云重合度越來越高,甚至幾乎可以劃等號,比如內容創(chuàng)作領域,一是內容創(chuàng)作者獨立性強,二是內容創(chuàng)作者需要管理的渠道越來越多,創(chuàng)作的內容形式也愈來愈豐富,這導致很多頭部內容創(chuàng)作者在內容管理上需要付出大量成本和精力,有可能會催生更多且更復雜的云服務需求,比如一鍵多平臺上傳、內容快速自檢等。
在這些趨勢推動之下,個人云有望從網盤時代更快進化到計算分析時代,對阿里云、百度網盤們來說,不僅會面臨更多的變現機會,還可能在云服務賽道占領更多的話語權。
總之,個人云是云計算的最后一塊拼圖,愿意并能夠對個人云服務進行布局和突破的企業(yè),很可能會在最終的云服務競爭中大獲全勝。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配圖來自Canva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 “反詐老陳”被“詐”,辭職創(chuàng)業(yè)三年后,收入暴跌,悔不當初
- 跨境電商App“考拉海購”全網下架,阿里巴巴買它曾花了20億美元
- 傳音手機面臨中國同行圍攻,“非洲之王”極速下滑
- 百度Create AI開發(fā)者大會:李彥宏發(fā)布兩大新模型、多款熱門AI應用
- 京東方發(fā)布可持續(xù)發(fā)展品牌“ONE”:以開放創(chuàng)新科技守護人類未來
- 眼下的情況,感覺中國過去幾年的路全走對了
- 京東校園之星才藝大獎賽火熱開啟,百萬獎金、百人Offer等你來拿
- 拜托,別把機器人做成工業(yè)垃圾
- 京東校園之星才藝大獎賽火熱開啟,百萬獎金、百人Offer等你來拿
- 看到AWE陣容,才知道海爾智家做品牌是認真的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