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京東啟示錄

文/孟永輝

當金融科技的熱潮開始減退,究竟誰在裸泳,業(yè)已非常清晰。很多的玩家之所以會投身到金融科技的浪潮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們僅僅只是看到了金融科技本身所裹挾著的紅利。在這些紅利里,有流量的紅利,有資本的紅利。事實證明,僅僅只是沖著收割紅利的思維,而缺少在金融科技領域深耕細作的信心和勇氣,必然是無法長久的。

慶幸的是,我們看到了在金融科技的狂熱與躁動之下,依然有人在探索和實踐著真正意義上的金融科技,并且把金融科技的發(fā)展從一個世代引入到了另外一個世代。京東,就是它們其中的代表。

時至今日,金融科技之于京東早已不再是互聯(lián)網金融的衍生品和避風港,而是真正成為了京東探索新發(fā)展,尋找新突破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梢灶A見的是,隨著京東對于金融科技的布局開始變得深入,我們不僅將會看到京東不斷有新的突破,甚至還將會通過金融科技找到數實融合大背景下的發(fā)展新路子。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玩家們正在開啟一場回歸實體,擁抱實體的全新發(fā)展熱潮。對于互聯(lián)網玩家們來講,它們早已不再關注平臺的大小,生態(tài)的多寡,而是開始關注自身與實體經濟結合的深度和廣度,所謂的數實融合,便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誕生的。

當數實融合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僅僅只是喊口號是不行的,只有找到真正實現(xiàn)數實融合的新路子和新通路,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數實融合。如果一定要找到一個率先找到數實融合的新通路的玩家的話,京東無疑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那一個,而京東所找到的實現(xiàn)數實融合的新通路,正是通過金融科技的途徑來實現(xiàn)的。

憑借著京東本身與產業(yè)上游的產業(yè)鏈、供應鏈的天然聯(lián)系,再附之以金融科技的手段,京東早已不再是那個平臺,而是成為了一個將觸角深入到產業(yè)的方方面面,并且真正能夠與產業(yè)實現(xiàn)了多角度、全方位聯(lián)系的存在。不得不說,這才是金融科技應該發(fā)揮的真正意義上的功能和作用。

然而,就在京東借助金融科技的手段尋找數實融合的新通路的時候,我們卻看到了依然有很多的玩家還僅僅只是站在金融+科技的思維來尋找和看待金融科技,依然還將金融科技看成是一個收割流量紅利的手段。

對比之下,我們不難看出,京東對于金融科技的認識,對于金融科技的實踐,才是真正能夠將金融科技的發(fā)展帶入到全新階段的關鍵??梢哉f,正是由于京東的探索和實踐才讓我們看到了金融科技在新的市場背景下的新角色。否則的話,金融科技依然會讓以往我們看到了那些過眼云煙的概念一樣,轉瞬即逝,再也不見。

僅僅只是找到了金融科技的新角色和新定位還不夠,只有不斷地為金融科技賦予新的能量,只有不斷地用新的概念和內涵來詮釋金融科技,才能真正將金融科技的發(fā)展帶入到全新的階段。這一點,我們同樣可以從京東的有關探索和實踐上看出一絲端倪。

對于京東來講,現(xiàn)在的金融科技早已成為了展示它的最新技術、最新模式的一個渠道和舞臺。無論是數字技術,還是時下流行的AI技術,我們都可以看出京東將它們應用到金融科技身上的嘗試和探索。在這個時候,金融科技早已不再是一個金融與科技的界限模糊的存在,而是成為了一個金融與科技實現(xiàn)了深度融合,并且有了新的表現(xiàn)方式的存在。

如果對現(xiàn)在的金融科技進行一次總結的話,我更加愿意將其看成是一種全新的基礎設施。更為確切地說,我更加愿意將其看成是一個京東展示自我技術沉淀和創(chuàng)新的舞臺。有了金融科技,京東的新技術可以更好地回歸產業(yè),更好地賦能產業(yè),而不再局限在實驗室里;有了金融科技,京東的新模式可以更好地去優(yōu)化和調整,而不再僅僅只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故事。

透過京東的探索和實踐,我們可以看出,只有不斷地為金融科技賦予新的內涵,只有不斷地用新的元素來填充金融科技,才能真正將金融科技的發(fā)展帶入到全新的階段。否則的話,所謂的金融科技,要么還是金融+互聯(lián)網,要么還是金融+科技,全然沒有任何的新意。

對于現(xiàn)在的實體經濟來講,它們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流量的輸送和撮合,而是如何從更深層次的內在元素和流程來進行一場深度而全面的改造??梢钥隙ǖ氖牵挥心切┱嬲軌蚪o實體經濟帶來一場深度且全面的改變的玩家,才是真正能夠在新的發(fā)展階段獲得新的發(fā)展的玩家。

這一點,我們同樣可以通過京東的探索和實踐上看出一絲端倪。按照我的理解,之于京東來講,現(xiàn)在的金融科技更像是它從內在的元素和流程上對實體經濟進行深度改造的方式和手段。為什么這么說呢?原因在于,現(xiàn)在的金融科技早已不再是一個表層的存在,而是變成了一個相對較為底層的存在。同時,金融科技的新元素開始替代實體經濟的傳統(tǒng)元素。

當金融科技完成了對于實體經濟的底層元素的替代之后,它便開始了對于這些新元素的再度組合和優(yōu)化。經過了組合和優(yōu)化之后,實體經濟的運行邏輯和流程開始發(fā)生一次深刻而又全面的變革。當完成了對于實體經濟的內在元素和流程的改造之后,所謂的數實融合才算是真正完成,所謂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才算是實現(xiàn)。

透過京東,我們同樣可以看出這樣一種發(fā)展脈絡。在我看來,現(xiàn)在的金融科技,更多地充當的是京東改造實體經濟,賦能實體經濟的「手術刀」的角色。通過它,京東可以對原本傳統(tǒng)、原始、低效的實體經濟進行一次深度且全面的改造。經過了這樣一輪改造之后,實體經濟的運行效率不僅得到了提升,而且成本也得到了下降,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降本增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降本增效的基礎上,實體經濟還有了新的產品和服務,這些新的產品和服務其實更像是一種供給機制的改變。在我看來,這樣一種對于實體經濟的賦能和改造才算是完成。如果僅僅只是淺嘗輒止地進行改造,如果僅僅只是將實體經濟看成是一種流量的來源,而沒有真正從供給側對它們進行一次深度的改造,那么,這樣的數實融合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實融合。不可否認的是,京東憑借自身在金融科技上的探索和實踐,真正走出了一條賦能實體,改造實體的新路子。

結語

京東用自身的探索和實踐,為我們提供了一種金融科技的發(fā)展新通路。對于其他的金融科技玩家們來講,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啟示。當其他的金融科技玩家們還在用原有的眼光看待和發(fā)展金融科技,并且走入到死胡同的時候,京東開始找到了一條發(fā)展金融科技的新路子。借助這樣一條新路,京東的想象力不僅打開了,人們對于金融科技的想象同樣打開了。至此,數實融合不再是一個流于表面的存在,而是真正成為了一個可以落地到現(xiàn)實之中的存在。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行業(yè)研究專家,知名KOL。長期專注行業(yè)研究,提供深度思考與行業(yè)觀察信息。支持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3-09-04
金融科技的京東啟示錄
金融科技的京東啟示錄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