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處于領先地位,中國正在迎頭趕上,并迅速崛起為人工智能的溫床,這要歸功于它的人才、政府支持和風險投資。
中國政府支持人工智能發(fā)展,像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都進入人工智能領域。 “我們在中國看到了很多對人工智能的興趣,這個行業(yè)在中國發(fā)展得非???,”Skymind首席執(zhí)行官尼克爾森說。
人才無疑是中國人工智能能力受到西方國家關注的主要原因。美國仍然有著最優(yōu)秀的人工智能人才,但中國也有很多優(yōu)秀的工程師和從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研究人員。“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方面,中國是世界上許多頂尖專家的故鄉(xiāng),”谷歌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在博客中寫道。
根據(jù)一份2018年校園招聘名單,像谷歌、微軟和亞馬遜這樣的美國科技企業(yè)都在中國招聘入門級的人工智能工程師(包括算法工程和軟件開發(fā)功能)。
人工智能在中國的快速發(fā)展也可以部分歸因于政府的支持。中國國務院在2017年7月份印發(f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計劃在人工智能領域成為世界領導者,目標是打造一個價值至少1萬億元(約15億美元)的人工智能產業(yè)。
Gartner高性能計算研究主管Chirag Dekate認為,中國正在進入人工智能領域。“在美國,早期應用案例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要多,但中國正在以長跑的心態(tài)看待這個問題。”
與此同時,風投基金也正在涌入中國的人工智能初創(chuàng)企業(yè)。今年,研究公司CB Insights選擇了7家中國初創(chuàng)企業(yè)包括英語教學應用英語流利說和今日頭條。
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認為,在中國的人工智能領域,媒體和政府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它最終需要風投來提供資金。童士豪說:“在中國,人工智能被夸大了。在我看來,純粹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無法像那些為消費者提供真正的終端產品的公司那樣令人興奮,而現(xiàn)在這些公司在其消費終端產品里還添加了人工智能技術來提升消費者個性化體驗。
童士豪還認為,對于一個風險投資公司來說,看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是否能夠自行獲取消費者數(shù)據(jù),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從本質上說,公司需要大量數(shù)據(jù)來訓練機器。他說:“騰訊、百度和京東等中國公司有大量的用戶數(shù)據(jù),所以這些公司的工程師們越來越多地使用數(shù)據(jù)訓練他們的人工智能產品。”
尼克爾森說:“你可以說,人工智能將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引發(fā)新一輪的淘金熱,因為它真的是一項強大的技術。”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