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3月19日(北京)在谷歌、蘋果軟件免費化的逼迫下,納德拉執(zhí)掌下的微軟公司,先后宣布了Windows、Office等軟件的部分免費化政策,軟件收入是微軟的重頭,未來微軟如何獲得收入?日前,微軟一名高管證實了微軟未來的軟件業(yè)務營收戰(zhàn)略——免費增值模式。
所謂“免費增值”模式,即向普通功能的用戶提供免費使用,面向付費用戶推出高端、附加的功能。免費增值模式在游戲行業(yè)最為普遍,而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越來越多的公司和APP采取了免費增值模式。
傳統(tǒng)上,微軟主要的兩項收入來源是Windows和Office的軟件銷售(包括光盤銷售和企業(yè)授權證銷售)。不過在納德拉時代,微軟進入了軟件免費化時代。
微軟之前宣布了Windows8(包括WP8)的兩種免費政策,另外宣布Windows10發(fā)布一年內,將提供免費升級。在Office板塊內,微軟面向安卓和iOS的移動設備,推出了免費版客戶端。
與此同時,微軟在近期陸續(xù)收購了一批移動端軟件開發(fā)商,絕大部分屬于免費軟件。
軟件免費化的谷歌和蘋果,分別有搜索引擎和硬件設備做支撐,不少投資人擔心,微軟未來的營收怎么辦?
日前在微軟舉行的“融合”(Convergence)大會上,微軟負責營銷的高管卡塞拉(ChrisCaposella),證實微軟軟件未來將走向免費增值模式。她也對免費增值模式進行了詳述。
她介紹,微軟的免費增值模式包括四個階段:獲取、交互、認可、創(chuàng)收。
通過“獲取”階段,微軟將會鼓勵更多的用戶使用免費軟件產品,比如iPad版本的Office。而在“交互”階段,微軟將會讓免費軟件抓住用戶的心,并讓他的興趣擴展到微軟其他產品上。
在“認可”階段,微軟的免費軟件將獲得一大批忠實粉絲,他們已經離不開微軟軟件,而在最后的“創(chuàng)收”階段,微軟將會推出收費版或者高端功能,鼓勵一些粉絲用戶轉移到收費產品上。
在免費增值模式上,蘋果和谷歌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功。比如谷歌的網絡搜索完全免費,而谷歌作為回報,獲得了重要的廣告受眾信息,另外在谷歌云存儲、在線辦公軟件等產品中,普通用戶均可免費使用,高端功能則需要付費。
對于微軟而言,其在歷史上,尚未有成功運營免費增值模式的經驗。
卡塞拉提到,微軟未來將會學習蘋果公司,構建一個多個產品緊密融合的應用服務生態(tài)系統(tǒng)。她舉例說,如果觀察蘋果公司的很多廣告,就會發(fā)現(xiàn)雖然主角都是iPhone或者iPad,但是用戶可以發(fā)現(xiàn)蘋果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交織的線條和網絡。
卡塞拉表示,微軟已經開始加強軟硬件的整合。比如在最新款的SurfacePro3平板電腦中,微軟深度整合了筆記軟件OneNote,結果導致該軟件的使用量大增。她說道:“我們必須勸說Windows團隊、Surface平板團隊和OneNote軟件團隊,共同展開合作。”
卡塞拉也表示,通過必應搜索引擎和語音工具Cortana的整合,每一個Cortana的新用戶,同時也成為了必應搜索的新用戶。
最近有消息稱,微軟將會開發(fā)Cortana獨立的安卓版和iOS版本,從而擴大用戶群體。
不過有觀點指出,微軟的軟件免費化和免費增值模式,其實主要面向個人和家庭等消費市場,在占據(jù)優(yōu)勢的企業(yè)市場,微軟仍將整合軟件和技術服務,采取收費戰(zhàn)略,這也將是微軟未來最重要的收入支柱。
- AI家庭“四大件”重塑家庭生活:中興通訊引領智能共生新潮流
- 紫光國微一季度利潤驟降:2025年Q1凈利潤僅1.19億元,降幅高達61.11%
- 尚網網絡攜手南京公交集團,共創(chuàng)智慧出行新生態(tài),讓出行更便捷
- 華為發(fā)布AI數(shù)據(jù)湖解決方案:大數(shù)據(jù)領域的新變革,行業(yè)智能化新動力
- 淘寶外賣升級:小時達變閃購,外賣市場再掀波瀾
- 中國電信柯瑞文談云改數(shù)轉與AI發(fā)展:探索數(shù)字未來,打造新型競爭力
- 華為智領未來,創(chuàng)新驅動加速邁向智能世界
- 臺積電巨額虧損仍押注美國建廠,先進產能布局成謎?
- 馬斯克警告:中國汽車銷量超越美歐指日可待,消費實力崛起挑戰(zhàn)全球汽車市場
- 外賣平臺競爭激烈,餓了么推出百億補貼并關懷騎手,超時扣款取消,看誰能笑到最后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