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車展上駕駛北汽新能源超級跑車出場的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給了業(yè)界一個驚喜。而更大的驚喜在于:本屆北京國際車展是北汽集團史上自主品牌規(guī)模 最大、展出新產品最多的一次,旗下自主品牌北京汽車、昌河汽車、北汽新能源、福田汽車、北汽銀翔整體參展,合資品牌北京現代、北京奔馳、昌河鈴木等也首次 同館參展,形成“大北汽”的一體化展示格局。
據了解,北汽集團參展展品包括27輛整車,涵蓋了傳統(tǒng)動力汽車、新能源汽車、超級跑車、概念車、體驗車、改裝車、無人駕駛汽車等,以及動力總成系統(tǒng)、輕量化技術、智能化系統(tǒng)和通用航空領域的最新成果。
與往屆不同的是,本次的展品是以自主品牌汽車和關鍵技術唱主角,包括在場外露天展區(qū)試乘的無人駕駛汽車,將北汽集團的綜合實力展現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新能源發(fā)力
徐 和誼駕駛的超級跑車被命名為“ARCFOX-7”,是一款高性能全電動B級高端轎車,采用純電動全時四驅系統(tǒng),動力強勁,百公里加速僅需3秒,極速達 260公里/小時,續(xù)航里程超過300公里。北汽在本屆車展出列的新能源汽車也都代表了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第一陣營的水準。
純電動車的續(xù)航里程一直是行業(yè)和用戶一致希望提升的性能之一。為滿足不同用戶對于續(xù)航里程的實質性需求,北汽將“234”戰(zhàn)略即續(xù)航能力200公里、300公里、400公里落實到本屆車展之上。北汽新能源汽車車型命名特點就是,三位數字代表了續(xù)航里程。
為了解決充電時間長的問題,北汽新能源EU220展示了北汽在全球首創(chuàng)的自動換電模式,3分鐘一次電池快換,實現長達400km的綜合運營里程,完全滿足各城市出租車單雙班運營要求。
此 外,北汽新能源首款同時也是國內首款純電動SUV已于日前在北京首秀。至此,EV系列、ES210、EU260、EX200以及威旺307EV等多款產 品,形成了北汽新能源汽車從轎車到SUV再到微客、從A0級轎車到B級轎車的產品覆蓋,可滿足私人、公務、物流、租賃等各個領域消費人群的用車需求。
SUV、MPV大行其道
近 幾年SUV市場的高速增長,成為中國車市最顯著的發(fā)展趨勢。由于SUV及越野車市場仍舊是2016年的增長點,北汽也充分順應了市場趨勢,北汽展臺幾乎已 經成為SUV的天下,其中包括北汽紳寶X家族的X25、X35、X55、X65,也有昌河汽車的新品Q25和即將上市的Q35,以及北汽幻速S6。另外, 福田伽途與在本次車展上首發(fā)并預售的北汽幻速H3F等MPV車型,則為需求更大空間的用戶提供了不同選擇。
不僅如此,在4月23日,北京 (BJ)品牌越野車——北京(BJ)80、北京(BJ)40L、2016款北京(BJ)40共13款車型在巍峨聳立的司馬臺長城震撼上市,并邀請了著名導 演馮小剛代言。為什么是馮小剛?不只是同在1958年生于北京、也不僅是同有硬漢柔情,更重要的是北汽越野車與馮小剛在各自領域對于極致完美的追求,和堅 韌、執(zhí)著、專注與專業(yè)的“工匠精神”。
BJ80的上市,標志著北京(BJ)品牌越野車將改變以往“單兵作戰(zhàn)”局面,實現“軍團出擊”。包括BJ80、BJ40、BJ20改裝版等在內的BJ軍團在北京車展上整裝亮相,在微縮的戈壁灘上傲然而立,于細節(jié)處盡顯世家風范。
十三五藍圖
“‘ ‘十三五’,我們志在超越自己。” 徐和誼表示。按照規(guī)劃,北汽到2020年將實現“年產銷汽車450萬輛;營業(yè)收入6000億元;躋身中國汽車行業(yè)第一陣營;全球汽車行業(yè)前十二名;全球企 業(yè)和全球品牌的雙百強”的發(fā)展目標。向著這個目標,北汽發(fā)力打造未來之車,爭奪未來市場主動權。
這次,北汽用自動駕駛呈現未來。眾所周知, 未來的發(fā)展趨勢越來越趨近于自動駕駛模式,北美、歐洲、東亞、中國都已經開展得非常廣泛,現在的主流企業(yè)幾乎無一不加入到了無人駕駛汽車開發(fā)的大軍中。北 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基于EX200純電動車打造了5輛無人駕駛汽車。其中1輛位于展館內靜態(tài)展示區(qū),另外4輛則在外場體驗區(qū)讓觀眾提前感受未來無人駕駛汽 車的閑適生活。
據介紹,北汽在展館外的露天展區(qū)搭建了一個7000平米的體驗場地,觀眾可以在手機上下載安裝一個App,并進行實名注冊,之后就可以預約體驗時間,在約定的時間內體驗乘坐無人駕駛汽車的樂趣。
北汽無人駕駛汽車不僅搭載了巡航控制、自動剎車、車道保持、雷達傳感、攝像頭、位置估計、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偵測障礙物等多項技術,更令人驚嘆的技術和美妙的體驗則只有在現場才能體會。
- 哪吒汽車母公司陷破產審查風波:新能源賽道激戰(zhàn)下的生存挑戰(zhàn)
- 廣汽零部件子公司訴哪吒汽車合同糾紛案開庭在即,新能源供應鏈博弈再升級
- 小米SU7 Ultra風波持續(xù)發(fā)酵:數百車主要求退車,品牌面臨嚴峻考驗
- 奇瑞高管評吉利新車:“爛車” 鑒定完畢?行業(yè)言論風波引關注
- 透視全球車企財報:為何中國車企活得更穩(wěn)?
- 特斯拉預制式超級充電站技術“出?!保铀偃虺潆娋W絡布局
- 比亞迪見證海獅07EV車主趙心童奪冠,全球銷冠品牌再添星光
- 文遠知行與Uber深化合作,加速Robotaxi全球化布局
- 保時捷在華銷量遭遇“滑鐵盧”:2025年Q1交付量不足萬輛,同比暴跌42%
- 2025比亞迪美洲商務大會在浙江嵊州舉辦 20多國嘉賓點贊比亞迪科技實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