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集體發(fā)力七座車
北京車展一直是車企發(fā)布重點新車與塑造品牌形象的“舞臺”,也是中國汽車行業(yè)未來發(fā)展的風向標。據記者了解,10余款七座新車亮相車展,其中自主品牌產品更是占比70%以上。
廣汽傳祺GS8在北京車展上亮相,該車是廣汽傳祺旗下首款七座中型SUV,與GA8同平臺打造,車型尺寸與漢蘭達接近,預計年底正式上市銷售。該車采用2 3 2的七座布局,座椅折疊放倒后將帶來更加平整寬大的儲物空間。
另一家自主車企長安汽車在北京車展中推出的CX70,進一步強化了其SUV布局,該車型是長安汽車首款七座SUV。
海馬汽車在車展上推出了全新家用MPV V70。這款車提供5座、6座和7座3種座椅布局。除此之外,東風風行也在北京車展上帶來了2款MPV車型——風行F600和新款菱智M3。其中,風行 F600是東風風行旗下一款全新中型商務MPV,基于CM7平臺打造,新車采用7座布局。
除了以上自主車企的新品外,寶沃的BX7 TS、BX7和一汽豐田的新款蘭德酷路澤也有全新七座車型在車展上展出。
近幾年,受限購等政策的影響,我國汽車市場進入中低速增長的新常態(tài)。而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以及家庭 用車需求的增長,購買或置換七座 SUV、MPV已成為很多消費者的首選。長期受到合資品牌擠壓的自主品牌,已經在入門級SUV細分市場站穩(wěn)腳跟,此次北京車展,七座車這個消費熱點又被很 多自主車企緊抓,可以預見,自主車企未來也會在該細分市場上有所作為。
主流車型告別大排量
本屆北京車展展出的新車型中,SUV占了近40款。但不同以往的是,SUV逐漸改變了之前大排量、高油耗的傳 統(tǒng)印象,呈現出明顯的小排量趨勢。車展上,奧迪帶來的旗下首款小型SUV Q2采用了輕量化技術使得車重減輕100公斤左右。同時,其配裝的1.0TFSI、1.4TFSI、2.0TFSI三款不同排量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大幅提 升燃油經濟性。曾經以大排量著稱的美系品牌凱迪拉克帶來的重磅SUV XT5配裝2.0L排量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而之前的同級別車型SRX配裝的是3.0L發(fā)動機。不難發(fā)現,時下汽車市場中的主流車型,特別是SUV車型均已 從3.0L以上的排量進入到普遍使用2.0L及以下排量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時代。不僅是SUV,轎車和MPV也呈現出小排量、輕量化的趨勢。
在目前的中國汽車市場,小排量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流行已不可逆轉,這一趨勢的形成,離不開國家政策層面的引導。 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第四階段標準》,明確2020年乘用車平均油耗限值為5升/百公里。消費政策層面,去年10月1日起實施的 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使小排量車型的銷售比例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因此,眾多跨國公司在中國投放產品時,往往會改變原有車型的動力總成,將原有的大排量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更換為小排量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目前,就連奧迪Q7、沃爾沃XC90等大型SUV的最低排量也均降至2.0L。
新車“中國味”越來越濃
從北京車展上亮相的跨國公司車型來看,“中國味”漸濃。各大車企已意識到,要搶奪中國市場,必須加快先進技術的推廣普及,而這些科技還要貼近中國市場,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實際需求。
車展中,華晨寶馬展示了其在本土化研發(fā)的最新成果——全新BMW X1。這款全球首發(fā)車型,以更為寬敞的內部空間、豐富的配置呈現在中國消費者面前。奔馳在北京車展全球首發(fā)的全新奔馳E級轎車,更是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研發(fā)了長軸版車型。
近年來,中國高端車市場可謂“一枝獨秀”,已成為全球增長最迅猛的市場,除了占據高端車市場銷量排行前三名的 奧迪、寶馬和奔馳外,凱迪拉克、英菲尼迪等二線高端品牌也實現了本土化生產,并且加速更多車型的國產進程,其中涵蓋了轎車、SUV、MPV等各類型產品, 這些投入也使得車企獲得了豐厚的利益。
如此看來,本土化已成為提升高端車銷量的重要戰(zhàn)略。今年車展,謳歌展出了即將要國產的SUV。至此,高端品牌銷量前十名中,僅有雷克薩斯沒有實現本土化。
不僅是高端品牌推進本土化,立足于中國市場多年的合資企業(yè),也正在加速本土化研發(fā),一批專為中國市場設計開發(fā)的車型在市場上涌現。
合資車型步步緊逼
合資車型一直是國內汽車銷量的中流砥柱。今年北京車展上,合資車型的陣容同樣強大。
上汽大眾官方發(fā)布了旗下兩大品牌2016北京車展的參展陣容,其中大眾品牌有PHIDEON、全新途安L、凌渡GTS三款新車,而2016年日內瓦車展發(fā)布的斯柯達概念車VisionS也是首次在國內車展亮相。
上汽通用汽車攜凱迪拉克、別克和雪佛蘭三大品牌旗下32款展車登場,以凱迪拉克CT6、XT5、別克全新一代君越、雪佛蘭邁銳寶XL等主力車型覆蓋各級別市場。
而作為日系品牌的代表車企,歷經13年發(fā)展、累計銷量已達500萬輛的一汽豐田,也將攜旗下11款車型亮相,其產品同樣是從低到高覆蓋幾乎所有級別細分市場。
三大車企的共同特征是產品線較長,且能夠覆蓋高、中、低市場,特別是在與自主品牌有直面交鋒的價格區(qū)間,這三個車企均有表現不錯的產品,如桑塔納、朗逸、賽歐、凱越、威馳等。
此外,在自主品牌向上走的道路上,合資車企的前進速度也很快,比如B級車、C級車、中型SUV和MPV市場。
- 哪吒汽車母公司陷破產審查風波:新能源賽道激戰(zhàn)下的生存挑戰(zhàn)
- 廣汽零部件子公司訴哪吒汽車合同糾紛案開庭在即,新能源供應鏈博弈再升級
- 小米SU7 Ultra風波持續(xù)發(fā)酵:數百車主要求退車,品牌面臨嚴峻考驗
- 奇瑞高管評吉利新車:“爛車” 鑒定完畢?行業(yè)言論風波引關注
- 透視全球車企財報:為何中國車企活得更穩(wěn)?
- 特斯拉預制式超級充電站技術“出?!保铀偃虺潆娋W絡布局
- 比亞迪見證海獅07EV車主趙心童奪冠,全球銷冠品牌再添星光
- 文遠知行與Uber深化合作,加速Robotaxi全球化布局
- 保時捷在華銷量遭遇“滑鐵盧”:2025年Q1交付量不足萬輛,同比暴跌42%
- 2025比亞迪美洲商務大會在浙江嵊州舉辦 20多國嘉賓點贊比亞迪科技實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